字好书
秋日遣兴

《秋日遣兴》

时间: 2025-04-27 07:40:46

诗句

山山翠色入孤城,雁外寒云独云轻。

十载世情看日澹,四时天气爱秋清。

簿书间自嚣风变,楼阁凉从夜雨生。

桂影婆娑香万斛,芳醪那计举瑶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46

原文展示

秋日遣兴
刘礼淞 〔清代〕
山山翠色入孤城,
雁外寒云独云轻。
十载世情看日澹,
四时天气爱秋清。
簿书间自嚣风变,
楼阁凉从夜雨生。
桂影婆娑香万斛,
芳醪那计举瑶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看到青翠的山色映衬在孤独的城池上,飞翔的雁影与寒云交织,显得格外轻盈。经过十年的世事沧桑,诗人感受到日子变得平淡无奇,四季的天气中,自己对秋天的清新情感更加浓厚。在书卷之间,风声悄然变化,楼阁的凉意则是因夜里的雨水而生。桂花的影子摇曳生姿,香气四溢,令人陶醉,而美酒的举杯又何必计较呢?

注释

生僻字和词语注释

  • “翠色”:青绿色,形容山的颜色。
  • “孤城”:独自一座城池,暗示孤独感。
  • “雁外寒云”:云层在大雁飞翔的背景中显得轻盈。
  • “世情”:人间的情感或变化。
  • “簿书”:指书籍与文书。
  • “芳醪”:美酒,芳香的酒。
  • “瑶觥”:珍贵的酒器。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礼淞,清代诗人,生于雍正年间,擅长诗词,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与情感,融情于景,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十年世事的洗礼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秋日自然的深切感悟。秋天的清朗与宁静为诗人提供了抒发情感的良机。

诗歌鉴赏

《秋日遣兴》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透过清晰的自然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无奈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山山翠色入孤城”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青山环绕着城池,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雁外寒云独云轻”展现了飞雁穿梭于寒云之上的轻盈,仿佛在传达一种超脱的心境。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十年的世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日澹”,即生活的平淡和单调,而这样的感触却在秋天的清新气候中得到了升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簿书间自嚣风变”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从容,书卷之间的风声代表了诗人心灵的变化。最后两句“桂影婆娑香万斛,芳醪那计举瑶觥”则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美好,桂花的香气与美酒的举杯相结合,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山翠色入孤城”:青翠的山色映衬在孤独的城池上,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雁外寒云独云轻”:飞雁在寒云之外,云层显得轻盈,暗示秋日的清朗与宁静。
  3. “十载世情看日澹”:经过十年的生活,诗人感受到世事的平淡与无奈。
  4. “四时天气爱秋清”:在四季的变化中,诗人对秋天的清新尤为钟爱。
  5. “簿书间自嚣风变”:在书卷之间,诗人感受到心境的变化。
  6. “楼阁凉从夜雨生”:夜雨带来了凉意,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7. “桂影婆娑香万斛”:桂花的影子摇曳,香气四溢,传达出秋天的丰盈。
  8. “芳醪那计举瑶觥”:美酒与珍贵的酒器相结合,表达诗人对生活的随意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相联系,如“桂影婆娑”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拟人:通过“风变”赋予风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全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美丽与内心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在纷扰的世事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山翠色:象征大自然的美好,代表着生命的蓬勃。
  • 孤城:代表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雁外寒云:飞雁与寒云,象征秋天的来临与清冷的气息。
  • 桂影:桂花的影子,象征秋天的丰盈与香气。
  • 芳醪:美酒,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城市
    B. 诗人的心境
    C. 一座山

  2. “十载世情看日澹”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生活的平淡
    C.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描绘的桂影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宁静
    B. 夏天的繁荣
    C. 冬天的孤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秋天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秋日遣兴》与《山居秋暝》均以秋天为主题,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感悟与内心的宁静,后者则更注重景色的描写与意境的营造。两者在艺术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前者显得更加哲思,后者则富有画面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现代诗词解析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木兰花慢 赠通守娄公致政还乡有序 木兰花慢•壬戌展重阳,集次公寓园 木兰花慢·题林子有词集 木兰花慢 题夏枝巢御史着清宫词 木兰花慢·翠微亭上醉 木兰花慢·竹山体。梦中得首三句,因足成之。当是暮春伤逝之作也 木兰花慢 答介溪礼书二首 其一 木兰花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开头的成语 衍奥 毒打 扬眉眴目 村夫野老 鼻字旁的字 团防局 包含凑的词语有哪些 拔茅连茹 量力度德 济结尾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百端交集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八字旁的字 鸣玉曳履 乛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