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时间: 2025-05-02 15:00:13

诗句

青骨祀吴谁让德,紫华居越亦知名。

未闻一剑传唐主,

长拥千山护蜀城。

斩马威棱应扫荡,截蛟锋刃俟升平。

酂侯为国亲箫鼓,堂上神筹更布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0:13

原文展示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萧遘 〔唐代〕

青骨祀吴谁让德,
紫华居越亦知名。
未闻一剑传唐主,
长拥千山护蜀城。
斩马威棱应扫荡,
截蛟锋刃俟升平。
酂侯为国亲箫鼓,
堂上神筹更布兵。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骨骼祭祀吴国,谁能让这份德行流传?
紫色的花在越地盛开,亦是声名赫赫。
未听说有哪一把剑能传于唐主,
长久拥抱千山,守护蜀地城池。
斩马的威势应当一扫而光,
截蛟的锋刃期待着国家的安定。
酂侯为国亲自奏乐鼓舞,
神坛之上更需布置兵力。

注释

  • 青骨:指青色的祭品,这里引申为对吴国的祭祀。
  • 紫华:紫色的花,象征着美好和高贵,寓意越地的声望。
  • 一剑传唐主:指没有听说过哪把剑能传给唐朝的皇帝,暗示武力的缺乏。
  • 长拥千山:意指长期守护着山峦,形容蜀地的地形险要。
  • 斩马威棱:指武器的威势,形容打击敌人的力量。
  • 截蛟锋刃:指锐利的刀剑,等待安定的时刻。
  • 酂侯:酂侯指的是为国效力的忠臣。
  • 箫鼓:指乐器,象征庆祝或号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遘,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历史的关注。其风格凝练、意蕴丰厚,常常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祭祀张恶子庙,表达对先贤的追思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吴国和越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开头以“青骨祀吴谁让德”引入,表明了对吴国先贤的追思和尊重,继而用“紫华居越亦知名”来强调越地的声望,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接下来的“未闻一剑传唐主”则转向对当下局势的反思,诗人感叹在国家危难之际,缺乏能够传承武力的英雄,暗示对当时政局的不安与期望。而后面的“长拥千山护蜀城”则描绘了蜀地的险要,表达了对国家防御的期待与责任感。

最后两句“酂侯为国亲箫鼓,堂上神筹更布兵”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计划,强调了士人对于国家重任的承担。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入探讨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责任的关系,展现出诗人对国家的深情与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骨祀吴谁让德:开篇即提到对吴国的祭祀,表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崇尚。
  2. 紫华居越亦知名:引入越国的美名,暗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3. 未闻一剑传唐主:表达对国家武力不足的担忧,情感愈加沉重。
  4. 长拥千山护蜀城:蜀地的地理特征,被赋予了保护国家的责任,情感逐渐上升。
  5. 斩马威棱应扫荡:用“斩马”的意象来强调武力的威严。
  6. 截蛟锋刃俟升平:期待和平的到来,蕴含着对未来的期盼。
  7. 酂侯为国亲箫鼓:强调士人对国家的责任,表现出忠诚的情感。
  8. 堂上神筹更布兵: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规划,展现出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骨”与“紫华”,通过色彩与象征传达深意。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象征:利用历史人物和地名象征国家的责任与文化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当下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希望,强调了文化传承与士人责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骨:象征对古人德行的追思。
  • 紫华:象征美好与尊贵,代表文化的传承。
  • :象征武力与国家的安定。
  • 千山:象征险要的地理环境,体现保护的责任。
  • 箫鼓:象征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号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骨”是指什么?
    A. 武器
    B. 祭品
    C. 书籍

  2. “未闻一剑传唐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唐主的崇拜
    B. 对武力不足的忧虑
    C. 对历史的无所谓

  3. “酂侯为国亲箫鼓”中“箫鼓”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文化
    C. 忠诚与号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中,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破败的悲痛,而萧遘则在怀古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过谢潭三首·其二 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与次公夜酌 秋圃 秋山二首 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 农家叹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行路难五首 秋雨叹十解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旦尼尔 韦字旁的字 廊庑 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诬污 羊字旁的字 虚巧 骑马乘舟 选贤与能 出头鸟 行过乎恭 信息库 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拍案惊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