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问春二首

《问春二首》

时间: 2025-07-27 08:16:30

诗句

元日春回不道迟,忽忽未遣万花知。

道山堂下红梅树,速借晴光染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6:30

原文展示:

元日春回不道迟,
忽忽未遣万花知。
道山堂下红梅树,
速借晴光染一枝。

白话文翻译:

元旦春天已经回到,但春天的到来似乎仍然不算迟,
万花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春天的来临。
在道山堂下的红梅树,
快来借用阳光,让它为我染上一枝梅花。

注释:

  • 元日:指农历新年,通常是指正月初一。
  • 春回:春天又回来了,暗示春天的到来。
  • 忽忽:形容心情急切或不安的样子。
  • 万花:指各种花朵。
  • 道山堂:是诗人所处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景致优美的地方。
  • 红梅树:梅花的一种,象征着坚韧和春天的到来。
  • 晴光:明亮的阳光。

典故解析:

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常被视为高洁和坚韧的象征。它在寒冬中绽放,代表着不畏艰难的精神。元日作为新年的开始,寓意着万象更新,春天的到来也意味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问春二首》是杨万里在新春佳节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日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美丽。首句“元日春回不道迟”直接引入了春天的主题,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让人期待,也带有一丝急切。接着“忽忽未遣万花知”,诗人用“忽忽”来形容万花尚未意识到春天的来临,似乎花儿们还在沉睡中,增添了诗的生动感。转入第三句“道山堂下红梅树”,将视角转向具体的自然景物,红梅树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最后一句“速借晴光染一枝”,表达了诗人希望阳光能够为梅花增添色彩的愿望,借用阳光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热爱。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日春回不道迟:在新年的时候,春天已经回来了,但似乎还不算太迟。表达了春天来临的急切期盼。
  • 忽忽未遣万花知:万花还未察觉到春天的到来,表现出春意的微妙和花的迟钝。
  • 道山堂下红梅树: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即道山堂下的红梅树,象征着春天即将来临。
  • 速借晴光染一枝:渴望能够借用阳光为梅花添上一抹色彩,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万花拟人化,赋予其“未遣知”的特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来临的期待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热爱,蕴含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坚韧、高洁的品质。
  • 阳光:象征着温暖与生命的能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日”指的是哪一天?

    • A. 春节
    • B. 元宵节
    • C. 清明节
  2. 诗中提到的“红梅树”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夏天的热情
    • C. 秋天的丰收
  3. 诗人希望借用什么来为梅花染色?

    • A. 雨水
    • B. 晴光
    • C. 清风

答案:

  1. A. 春节
  2. A. 春天的来临
  3. B. 晴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问春二首》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描绘了自然,但更偏向于静谧与深邃,而杨万里则更加强调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 和王定国 竹鹤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醉题信夫方丈 水调歌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湖潮) 东坡八首(并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极其妙 妖由人兴 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咫尺之书 言之凿凿 包含荒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男才女貌 两点水的字 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阴柔害物 黽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废奢长俭 朽索驭马 西字头的字 韑海 民怨神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