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6:15
晓起乍开帘,满眼梨花瘦。
恼却流莺不住啼,明日还来否。
啼罢莫频来,楼上双垂手。
颊衬桃花不耐红,晕薄非关酒。
清晨刚打开窗帘,眼前满是瘦弱的梨花。
令人烦恼的是那流莺不停地啼叫,明天它还会再来吗?
啼叫过后别再频繁光临,楼上我双手垂下。
脸颊映衬着桃花却不耐烦于它的红,脸色微晕并非因为喝酒。
《卜算子·春恨和淮海韵》是一首描绘春日情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头“晓起乍开帘,满眼梨花瘦”一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场景,梨花的瘦弱暗示了春天的脆弱,令人心生怜惜。接着,流莺的啼叫不断打扰诗人的宁静,流莺的鸣叫声似乎成为了春天的一种烦恼,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与流逝的无奈与忧伤。
“啼罢莫频来,楼上双垂手”中的“楼上双垂手”意象生动,诗人以手的无力垂下象征了内心的疲惫与失落。最后一句提到“颊衬桃花不耐红”,既有对桃花娇艳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青春易逝的惋惜,脸上的红晕非因酒,而是情感的流露,内心的波动与困惑显而易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成功捕捉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与对流逝青春的惋惜,展现了自然美与人内心情感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流莺”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酒
诗人对流莺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烦
C. 无所谓
最后一句“晕薄非关酒”表达的意思是:
A. 因为喝酒而脸红
B. 因为情感而脸红
C. 因为天气炎热而脸红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解读,表现出各自的情感色彩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