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1:39
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监作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
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
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
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
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
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群公邀请居住的喜悦,回忆起自己一生的文采和情义没有疏离。诗中提到北极星和上帝的府邸,象征着高深的学问和智慧。接着,提到历史上的名将赵、韩、魏的降服,以及司马迁的出色历史著作。虽然这些人已不在世,但他们的思想言论依然存在。然后,诗人赞美君主好学的品德,认为这与成汤得到尹氏的帮助相似,最后寄望未来尹氏也能学习,期待书籍的成就有如麒麟阁的泪水般感人。
晁补之,字仲明,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晁补之受到孔彦常邀请,参与校书《资治通鉴》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与对当代君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治的向往与渴求。开篇以“群公爱我邀我居”引入,营造出一种受到重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友人邀请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提到古代的名将与历史学家,强调知识与历史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智慧对后人的影响。诗中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望,如“应合它年尹躬学”,体现出诗人对学习的重视。
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如“上帝之府森图书”暗示了知识的神圣与广博。诗中蕴含的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使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学习和文治的重视,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哪个?
A. 司马迁
B. 孔子
C. 李白
诗人如何表达对知识的渴望?
A. 通过历史人物
B. 通过自然景物
C. 通过个人经历
诗中的“青草生原”象征什么?
A. 死亡
B. 生机与希望
C. 失落与无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