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樱桃)

《浣溪沙(樱桃)》

时间: 2025-05-07 15:48:58

诗句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8:58

原文展示:

浣溪沙(樱桃)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
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白话文翻译:

雨过之后,园亭的绿意显得更加幽暗。樱桃的红果低低地压在枝头。绿叶和红果交相辉映,让人眼花缭乱。荔枝的生长之地远在天边,这种风流的美好又有谁能理解呢?在最红的地方,隐隐传来黄鹂的鸣叫。

注释:

  • 浣溪沙:词牌名,源于唐代,后多用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 樱桃:一种小果,红色,象征美好和甜蜜。
  • 荔子:荔枝,热带水果,常与樱桃相提并论。
  • 黄鹂:一种鸟,鸣声清脆,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7-1122),字公辅,号了无,宋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樱桃)》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樱桃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雨过园亭绿暗时”,通过描写雨后园亭的幽暗,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樱桃红颗压枝低”,直接呈现出樱桃的诱人景象,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美。这一系列图景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通过“绿兼红好眼中迷”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迷醉与陶醉。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荔子生处远,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得知,既有对美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最红深处有黄鹂”,以黄鹂的鸣叫作为点睛之笔,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也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美的迷人和诗人内心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园亭绿暗时:雨后,园亭的绿色更加暗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
  2. 樱桃红颗压枝低:樱桃果实红艳,因其沉重而低垂,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3. 绿兼红好眼中迷:绿叶和红果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感到迷醉。
  4. 荔子天教生处远:荔枝生长的地方远在天边,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遥不可及。
  5. 风流一种阿谁知:这种美好而风流的状态又有谁能理解呢?流露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6. 最红深处有黄鹂:在最红的樱桃深处,隐隐传来黄鹂的鸣叫,增添了诗的生动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诗句生动而富有情感。
  • 对仗:如“绿兼红好眼中迷”,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渴望。通过对樱桃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樱桃:象征青春、爱情和希望。
  • 荔子:代表遥远的美好与追求。
  • 黄鹂:象征春天、自由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果实是什么?

    • A. 苹果
    • B. 樱桃
    • C. 荔枝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黄鹂
    • C. 麻雀
  3. “雨过园亭绿暗时”中,雨后的园亭呈现的是何种状态?

    • A. 明亮
    • B. 幽暗
    • C. 热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山居秋暝》: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浣溪沙》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情感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晁补之则更关注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思美诗十首 其九 思美诗十首 其八 思美诗十首 其七 思美诗十首 其六 思美诗十首 其五 思美诗十首 其四 思美诗十首 其三 思美诗十首 其二 思美诗十首 其一 高阳台 题无闷草堂诗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韵磬 仁柔寡断 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油嘴骗舌 蚂蚁 过迹 承用 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摩厉以需 详星拜斗 识涂老马 黄字旁的字 短针攻疽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