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1:55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我在黄楼上,想要作一首关于黄楼的诗。
突然收到朋友的来信,信中有关于黄楼的诗句。
黄楼高十丈,楼下竖着五丈的旗帜。
楚山犹如城池,泗水如同池塘。
我的诗没有杰出的句子,万景之中无人能相随。
唯有夫子的才华何其高妙,仿佛雨雹骤降、雷声轰鸣。
雄浑的辞章交错着今古,字里行间透出屈原的风采。
南山多有磬石,清澈光滑如流脂。
朱蜡精心雕刻,细致到分毫厘。
美好的部分未必容易识别,想必未来的人会有所领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出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
此诗写于苏轼在黄楼上时,受到朋友来信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古今文化的思考,反映出当时文人交流的精神面貌。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诗人以黄楼为起点,借此写下对友人的怀念,对古今文化的反思。开头两句,诗人表达了欲作诗的渴望,然而却因故人的来信而引发更深层的思考。黄楼不仅是物理上的建筑,更是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诗人追求理想与精神境界的高度。
在描绘黄楼的壮丽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构建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楚山、泗水的意象交织,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寓意着诗人的胸怀与抱负。随后的自谦之辞显示出诗人的谦逊与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尤其是提到屈原,更是将古代文化与现代自我进行了深刻的对比。
最后,诗人提到“佳处未易识”,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深思,强调了文学作品的传承与理解的复杂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呈现出一种豁达而又沉思的情怀,反映出苏轼的文人气质与艺术追求。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表达诗人身处黄楼,准备写一首关于黄楼的诗歌,开启了诗的主题。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突然收到老朋友的信,信中提到黄楼的诗句,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描绘黄楼的雄伟,高度与塔楼的形象,象征着理想的高度。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自谦之词,表明对自己作品的不满,及对自然景观的敬仰。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赞美古代圣人,强调其才华横溢,气势如虹。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诗中融汇古今,体现出屈原的风范。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描述南山的美丽,意象清晰,传达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
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创作的精细,强调创作的严谨。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表达对未来人的期待,体现出作品的深邃与传承。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苏轼对古今文化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它既是对黄楼的赞美,也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
黄楼的高度是多少丈?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有哪些?
诗人对自己的诗歌有什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