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8:06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简书。
穆生责醴酒,先见我不如。
江左古弱国,强臣擅天衢。
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
我生值良时,朱金义当纡。
天命适如此,幸收废弃余。
独有愧此翁,大名难久居。
不思牺牛龟,兼取熊掌鱼。
北郊有大赉,南冠解囚拘。
眷言罗浮下,白鹤返故庐。
虞人不是我所期望的,我想去却又害怕简书的召唤。
穆生对醴酒的责备,果然不如我早先见到的那样。
江左的古代小国,强大的权臣霸占了通天大道。
渊明沉迷于诗酒,因此与功名渐行渐远。
我生在一个好时代,朱金和义理应更显得珍贵。
天命就是如此,幸而能收集到被遗弃的余物。
但我心中仍有愧疚,这位老翁的大名难以长久。
不想牺牲牛和龟,兼得熊掌和鱼。
北郊有丰厚的赏赐,南冠解开了囚徒的束缚。
我眷恋罗浮山下,白鹤归来故乡的小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诗歌常以豪放、洒脱著称,兼具哲理性和生活的诗意。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期,是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政治现实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失望和对陶渊明的敬仰。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虞人非其招”,显示出他对不理想的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反感。接着,提到“江左古弱国,强臣擅天衢”,展现了当时政治纷争的残酷。
苏轼在诗中提到渊明,他选择隐逸,沉醉于诗酒中,拒绝仕途的功名,这种选择令他感到一丝羡慕,同时也带有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虽然他生逢良时,但“天命适如此”的无奈感,使得他对人生的看法更加复杂。
整首诗在情感上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最终归于一种淡泊的态度,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在对陶渊明的敬仰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我生值良时”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