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废琴

《废琴》

时间: 2025-04-27 06:10:17

诗句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0:17

原文展示:

废琴
作者: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白话文翻译:

这把琴是用丝与桐木合成的,琴中发出的是太古时代的声音。
然而这古老的声音淡而无味,不能引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
玉制的琴徽光彩已经黯淡,朱红色的琴弦也满是尘土。
这琴自从被废弃以来已经很久了,遗留下来的声音依然清脆。
我愿意为你弹奏这琴,尽管弹奏时却无人倾听。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境况呢?是羌笛和秦筝的缘故吗?


注释:

  • 丝桐:丝是指琴弦,桐是制作琴身的木材。
  • 太古声:古老的声音,指的是古代的音乐风格。
  • 澹无味:指声音淡薄而无趣。
  • 玉徽:琴上的装饰,一般是用玉制作的。
  • 朱弦:红色的琴弦。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的样子。
  • 羌笛与秦筝:羌笛是西北少数民族乐器,秦筝则是古代的弹拨乐器,两者在当时音乐中更受欢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样,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注重诗歌的社会功能。

创作背景:

《废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文化逐渐被世俗的娱乐所取代,诗人借琴的废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废琴》是白居易对古乐器的深情回望,诗中通过琴的状态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情感的疏离。开篇以“丝桐合为琴”描绘出琴的材料,接着引入“太古声”,强调古琴的音色与当代人的无感,呈现出时间的无情与文化的断裂。诗中的“古声澹无味”是白居易对当时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冷漠的无奈之叹。

接下来的两句“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描绘出琴的破败,象征着古代艺术的衰落。诗人虽有弹琴之意,但“纵弹人不听”则反映出他的孤独与无奈,表明即使有意传承,最终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最后的“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不仅是对音乐流行趋势的质疑,也是对文化变迁的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被遗忘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音乐、文化与时代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丝桐合为琴:琴的材料是丝和桐木,展示了琴的工艺。
  • 中有太古声:琴中发出的是古代的声音,强调了古老音乐的历史感。
  • 古声澹无味:古琴的声音在现代人听来显得乏味。
  • 玉徽光彩灭:装饰用的玉徽已经失去光泽,象征着古文化的衰败。
  • 朱弦尘土生:琴弦上积满尘土,显示其被遗弃的状态。
  • 废弃来已久:琴已经很久没有被使用了。
  • 遗音尚泠泠:即便如此,琴的余音依然清脆。
  • 不辞为君弹:诗人愿意为对方弹奏,表达出他的情感。
  • 纵弹人不听:即使弹奏,也无人倾听,表现了孤独。
  • 何物使之然:询问是什么导致这种现状。
  • 羌笛与秦筝:指出了新乐器的兴起使得古琴被忽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与太古的声音比拟,强调文化的传承与断裂。
  • 对仗:如“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琴虽为物品,诗中赋予其情感,体现人对物的情感依赖。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表现了白居易对古琴的热爱及其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失望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古代文化与艺术。
  • 古声:代表传统的音乐与精神。
  • 尘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遗忘。
  • 羌笛、秦筝:代表当时流行的音乐,反映文化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废琴》中的“太古声”主要指的是? A) 现代音乐
    B) 古代音乐
    C) 民间音乐
    D) 宗教音乐

  2. 诗中提到的“羌笛与秦筝”象征什么? A) 传统文化
    B) 新兴音乐
    C) 古代乐器
    D) 民族风情

  3. “不辞为君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孤独
    C) 愿意付出
    D) 不屑一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琴歌》 - 李煜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废琴》均表现了对古文化的追忆,李白通过对古人的怀念表达对历史的感慨;而白居易则通过琴的废弃表现对传统文化的遗失。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评传》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送关彦远赴江西 冬暮感怀 西亭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雨中 访石仙岩杜法师 胡太傅挽词二首 闲行 送李撰赴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守障 赋秘 玉液琼浆 师郎 不知其子视其父 柙虎樊熊 箪豆见色 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新酝 神奸巨猾 内外交困 倒八字的字 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