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04
促席留欢日未曛,
远坊归思已纷纷。
无妨按辔行乘月,
何必逃杯走似云。
银烛忍抛杨柳曲,
金鞍潜送石榴裙。
到时常晚归时早,
笑乐三分校一分。
这首诗的意思是:席间欢乐的时光尚未结束,然而我已因思乡之情而纷扰不已。即使在月光下缓行也无妨,何必像云一样逃避酒杯呢?银烛还没舍得熄灭那杨柳的曲子,金鞍也在暗中送走这身石榴裙。到最后,常常是晚归却又早走,欢笑的乐趣不过是三分,而忧愁却占了一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历任多种官职,因其作品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广受欢迎。白居易的诗作常关注民生,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参加宴会时写的,反映了他对归家的思念和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诗中充满了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宴会文化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宴会中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促席留欢日未曛",通过“促席”二字,暗示宴会即将结束,但欢乐的气氛仍在延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远坊归思已纷纷",将思乡之情与宴会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隐隐的忧伤。
接下来的两句,"无妨按辔行乘月,何必逃杯走似云",则是对归家的坚定态度的表达。即使是在月光下缓缓行走,也不必急于逃避饮酒的欢聚,反映出一种成熟的处世态度。这里的“逃杯”不仅指逃避饮酒,更暗含着对生活中某种责任感的反思。
在描写宴会的美好时刻时,诗人提到“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展现出宴席上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女子,渲染出一种愉悦的氛围。但最终,“到时常晚归时早,笑乐三分校一分”一句,则回到对欢乐与忧愁的深思,揭示出生活中欢乐与忧伤的交织。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抑扬顿挫,既有对欢乐的珍惜,也有对归家的思念,展现出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欢乐的珍惜与对归家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享乐与思乡之间的复杂情感。诗人在此诗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中丰富的感情层次,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逃杯走似云”中“云”用来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