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44
中馈萧凉贫可知,只馀秀野百家诗。
节逢闰九情多感,念到先人句更悲。
乞米固应烦巧妇,封侯何日慰书痴。
里居无复徵钟范,空叹秋宵握管时。
家中冷清贫困可见,只剩下秀野百家的诗。
正值闰九节令,情感愈发浓郁,想起先人的诗句更让人悲伤。
乞求米粮自然要麻烦巧手的妇女,封侯的日子何时才能安慰书中的痴情。
乡里再无钟范的传承,空自叹息秋夜握管的时候。
作者介绍:戴佩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颇具情感与哲理,常在诗中抒发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贫困、生活艰难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先人文学成就的怀念与追思。此外,时值闰九,诗人对季节变迁与人事的感慨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冷清与贫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开篇即以“中馈萧凉贫可知”直入主题,场景的营造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只馀秀野百家诗”则表现了诗人对文学的依赖,虽然生活困顿,心灵却因诗歌的存在而有所寄托。
“节逢闰九情多感”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情感结合,闰九的特殊性让人更加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念到先人句更悲”则引出对先人旧作的追忆,情感上升至对过往的惋惜。接着,诗人将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现状联系起来,提出“乞米固应烦巧妇,封侯何日慰书痴”,反映了对富贵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显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最后两句“里居无复徵钟范,空叹秋宵握管时”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现了对时代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失落。在秋夜中,诗人握笔而叹,似乎在为无处倾诉的情感寻找寄托。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清晰的意象构建中,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家庭困境的无奈、对先人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馈”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乞米”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
“节逢闰九情多感”中提到的“闰九”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