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0:18
用笔在心不在笔,结密矜庄露神骨。
司封员外侍书来,片言足使君心一。
万几操纵总心生,落笔端人正士形,
平原太守颜真卿。
用笔的关键在于心思,而不在于工具的本身;写作时需要严谨而庄重,才能展现内在的精神和骨气。
一封来自司封员外的书信,简短的话语就能触动君主的心。
万中的决策都源于心中的思考,落笔时展现出正直的士人形象,
像平原太守颜真卿那样。
程盛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东晖,号云海,籍贯不详。他的诗歌多以咏史、咏怀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诗人在以笔为媒介,表达对写作的理解与对士人应有品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关注。
《用笔喻》一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写作的精髓与士人的气节。首句“用笔在心不在笔”,强调了写作的内涵,指出真正的写作不仅仅依靠工具,更在于作者的思想与灵魂。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片言足使君心一”的描写,展示出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穿透权力的层层屏障,直达人心,显示了诗人对文字的崇高敬意。
诗中提到的“万几操纵”与“落笔端人正士形”,则进一步强调了当权者与士人之间的关系,士人不仅是政治的参与者,更是道德与思想的引导者。最后提及的“平原太守颜真卿”,不仅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认可,也象征着理想士人的形象,正直、才华与责任感的结合。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怀,也有对自身写作态度的反思,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是对传统文化的礼赞。
全诗通过对写作的探讨,表达了对于正直士人形象的向往,强调了内心修养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反映了程盛修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
“用笔在心不在笔”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工具不重要
B. 工具是关键
C. 心态与工具同等重要
谁是“平原太守”?
A. 司封员外
B. 颜真卿
C. 程盛修
诗中提到的“片言”指的是什么?
A. 繁琐的言辞
B. 简短的话语
C. 长篇大论
将程盛修的《用笔喻》与杜甫的《登高》作对比,二者均体现了对历史、社会的深刻关怀,但程盛修更侧重于写作的哲学,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动荡。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