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6:16
再赋葺居三绝
作者:苏辙
谁将修竹寄邻家,
秋斫长竿春食芽。
旋筑高墙护鸡犬,
稍容嵇阮醉喧哗。
这首诗的意思是:是谁把修长的竹子送给邻居家?秋天砍下竹竿,春天却又拿来吃竹芽。围起高墙是为了保护家里的鸡犬,稍微让嵇阮(指古代乐师)在这里醉酒喧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阮亭,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诗词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晚年,经历了官场的波折与人生的沉浮,借助对邻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再赋葺居三绝》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邻居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修竹”的引入,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送给邻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秋天砍伐竹子、春天品尝竹芽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四季更替中的丰盈与消逝。
“旋筑高墙护鸡犬”一联,诗人以高墙围起的意象,表现出对家园的珍视与保护,这是对传统家园观念的传达,也显示了诗人在世俗与隐逸之间的思考。在这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诗人希望能够稍微容忍一些音乐的喧哗,从而使人们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包容态度。
整首诗在清新中透着淡淡的哲思,既有对生活的观察,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与自然、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修竹”指什么?
A. 竹子的种类
B. 高大的竹子
C. 竹子的一种用途
“秋斫长竿春食芽”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变化
B. 自然的循环
C. 竹子的生长
该诗的主题是?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乱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两首诗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在表现手法上,苏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