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55
入门无平田,石路穿细岭。
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
铁花秀岩壁,杀气噤蛙黾。
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顽矿。
当年或未信,异类服精猛。
胡为百岁后,仙鬼互驰骋。
窈然留新诗,读者为悲哽。
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
熙熙览生物,春意颇凄冷。
我来属无事,暖日相与永。
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
坐见渔樵还,新月溪上影。
悟彼良自咍,归田行可请。
进入寺门没有平坦的田野,石路穿过细小的山岭。
阴风在沟壑中生起,古树遮蔽了潭水和井口。
湛卢这块宝石谁还能再见,秋水的光辉明亮而耀眼。
岩壁上铁花盛开,杀气让蛙和黾都不敢鸣叫。
幽静的公堂里,左右立着顽固的矿石。
那时候或许不被相信,异类的生灵也能修炼成精。
为何百年之后,仙人和鬼魂互相驰骋?
隐约留下新诗,读者为之悲伤哽咽。
东轩有美好的风景,云水之间一片绚丽千顷。
熙熙攘攘中欣赏生物,春意却显得颇为凄冷。
我来这里无所事事,暖阳与我长久相伴。
喜鹊翻飞在清晨,愁眉苦脸的鸢鸟栖息在落日的余晖里。
坐看渔夫和樵夫归来,新月在溪面上投下影子。
领悟到此理,归田的生活也可以请求。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文章、词曲均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
《虎丘寺》是在苏轼游历过程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虎丘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描绘了虎丘寺的自然风光与古老气息,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苏轼通过对寺中景观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阴风、古木、潭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和古老的气息。
随着诗的推进,苏轼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人世间的变化。湛卢的珍贵与秋水的辉煌形成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稀缺与短暂。诗中提到“仙鬼互驰骋”,使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与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作者对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最后,苏轼以个人的体验结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宁静的自然中寻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的才华与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生短暂与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虎丘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的“湛卢”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块宝石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饮品
“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这句中,喜鹊和愁鸢象征什么?
A. 新生与希望
B. 生命与死亡
C. 快乐与忧愁
D. 春天与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