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时间: 2025-05-02 12:06:03

诗句

幼眇文章宜和寡,峥嵘肝肺亦交难。

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6:03

原文展示:

幼眇文章宜和寡,峥嵘肝肺亦交难。
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年轻人在文章上应该谦逊和少说,情感与志向的表达也很困难。虽然不能像飞瓦一样轻巧地敲响清脆的乐声,也不愿意在寒冷的泥水中玩耍。忽然看到秋风吹动洛水,远远就知道长安的霜叶已经满地。诗写成后送给刘夫子,希望不要让孙郎在帐下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幼眇:年轻人,初出茅庐的人。
  • 文章:文才,文章才华。
  • 宜和寡:应当和气谦逊,不要张扬。
  • 峥嵘:形容气势或风采,肝肺指内心的情感与志向。
  • 飞瓦:形容轻巧的东西,指清脆的乐声。
  • 弹清角:弹奏清脆的乐器。
  • 投泥戏泼寒:在寒冷的泥水中玩耍,指不务正业。
  • 洛水:指洛河,古代名河。
  • 霜叶:秋天霜降后,树叶变得枯黄。
  • 刘夫子:指刘景文,诗中提到的朋友。
  • 孙郎:指孙子,可能是指刘夫子的弟子。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秋风吹洛水”、“霜叶满长安”借景抒情,展现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悟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风格豪放、清新,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刘景文的,表达了他对年轻人应当谦逊和处世态度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自我的观察。

诗歌鉴赏:

苏轼在《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中,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年轻人的心态与人生的价值。诗的开头便以“幼眇文章宜和寡”开宗明义,强调年轻人在才华上要谦逊,制止自己的浮躁。接着,苏轼以“峥嵘肝肺亦交难”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表达,显示出成熟与年轻之间的对比。

诗中“未能飞瓦弹清角”与“肯便投泥戏泼寒”的对照,进一步突出了年轻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虽然心中有理想,但往往会被生活的琐碎所困扰,不能如愿以偿。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通过“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则带有几分调侃与幽默,既是对朋友的情谊,也是对年轻人的警醒,提醒他们要珍惜时间与机会。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智慧与思考,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幼眇文章宜和寡:年轻的才子在学业上应当谦和。
  2. 峥嵘肝肺亦交难:情感与抱负的表达是困难的。
  3. 未能飞瓦弹清角:不能轻松地演奏出美好的音符。
  4. 肯便投泥戏泼寒:不愿意在寒冷的环境中打闹。
  5. 忽见秋风吹洛水:忽然看到秋风拂动洛水。
  6. 遥知霜叶满长安:远远地知道长安的霜叶已经落满。
  7. 诗成送与刘夫子:诗写成后送给刘夫子。
  8. 莫遣孙郎帐下看:希望不要让孙郎在帐下观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飞瓦”和“弹清角”,形成工整的对称。
  • 比喻: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比作飞瓦与泥水,形象生动。
  • 意象:秋风、霜叶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秋意与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年轻人应当谦逊与追求理想的思考,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霜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 洛水:含有历史与文化的深厚象征,代表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2. “幼眇文章宜和寡”中“和寡”是什么意思?
    A. 和气谦逊
    B. 张扬
    C. 争斗

  3. 诗中提到的“霜叶”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时光流逝
    C. 努力奋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感慨时光与人生的作品。
  • 李白《将进酒》:表现出对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诗词对比:

  1.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都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但苏轼更注重对内心细腻的把握,而李白则强调豪情的洒脱。
  2. 杜甫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常带有沉重的历史感,与苏轼的轻松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五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四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三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二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一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通惠亭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遂初亭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芳美亭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白云亭 读淮阴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栈桥码头 觥筹交错 釆字旁的字 燕足系诗 漏脯充饥 干枢 包含掏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狐狸精 包含灾的词语有哪些 畛畍 功德兼隆 宾来如归 乛字旁的字 遥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