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僧灵彻诗

《读僧灵彻诗》

时间: 2025-05-02 11:15:44

诗句

东林寺里西廊下,石片镌题数首诗。

言句怪来还校别,看名知是老汤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5:44

原文展示:

东林寺里西廊下,
石片镌题数首诗。
言句怪来还校别,
看名知是老汤师。

白话文翻译:

在东林寺的西廊下,
石片上刻有几首诗。
这些诗句读起来奇怪又难以分辨,
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老汤师的作品。

注释:

  • 东林寺:位于中国,历史悠久,常为文人墨客所游览。
  • 西廊:寺庙的西侧走廊。
  • 石片镌题:用刀刻在石片上的诗句。
  • 言句:诗句。
  • 怪来还校别:读起来很奇怪,难以辨别。
  • 老汤师: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汤显祖,因其年长而称为“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而闻名,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读僧灵彻诗》是白居易在东林寺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石刻诗句的思考与感受。这首诗不仅是对白居易个人审美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诗作质量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西廊下石刻诗句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审美情趣。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寺庙的环境与石刻的存在。这里的“石片镌题”不仅是对古代文人雅集的一种回顾,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诗句内容的评价,白居易用“怪来还校别”来表达他对这些诗句的困惑和思考,这种不解反映了他对诗歌内涵的重视。最后一句提到“老汤师”,不仅表明了诗句的作者,还传达了白居易对老前辈诗人作品的认可与敬意。

整首诗简练而含蓄,既有对环境的描写,也有对诗作的反思,体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敏锐与深邃。诗中隐含的文化传承和对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使得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透露出深厚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林寺里西廊下:设定场景,东林寺的西边走廊。
  2. 石片镌题数首诗:石头上刻有几首诗,体现文人雅兴。
  3. 言句怪来还校别:诗句内容奇怪,难以辨认,体现对诗作的思考。
  4. 看名知是老汤师:一看名字就能认出是老汤师的诗,表达对前辈的敬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暗喻:诗句的“怪”暗示了诗歌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诗歌艺术的探讨,以及对前辈诗人创作的尊重。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与对诗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林寺: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 石片:代表着历久弥新的诗歌艺术。
  • 诗句:是文人思想与情感的结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寺庙是? A) 西林寺
    B) 东林寺
    C) 南林寺
    D) 北林寺

  2. 在诗中,谁是被提到的“老汤师”?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汪曾祺
    D) 汤显祖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风光
    B) 诗歌艺术
    C) 人生哲理
    D) 社会现象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琵琶行》——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作在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白居易的诗往往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而杜甫的诗则更具历史厚重感与社会批判精神。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醉桃源 醉桃源 寄刘邦彦 醉桃源 秋海棠 醉桃源 题画扇 醉桃源 其二 醉桃源 其一 醉桃源 醉桃源 题墨栀子团扇寄云姜 醉桃源(题小扇) 醉桃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茂业 滚瓜烂熟 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国界 马放南山 矢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抹不下脸 卖交 髟字旁的字 魆风骤雨 河防 入理切情 头秋 米字旁的字 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