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曲歌辞。急乐世

《杂曲歌辞。急乐世》

时间: 2025-05-10 04:03:25

诗句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3:25

杂曲歌辞·急乐世

原文展示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白话文翻译

我正在用碧色的线绣着红色的绸缎,忽然听到黄莺在低头收拢它那翠绿色的眉毛。
秋天的思念、冬天的愁苦、春天的怨恨与期望,大多是在不得志的时刻增多。

注释

  • :正在,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
  • 碧线:指青色的丝线,常用于绣花。
  • 绣红罗:红色的绸缎,罗指一种轻薄的丝绸。
  • 黄莺:一种鸟,声音清脆悦耳。
  • 敛翠蛾:敛,收拢;翠蛾,形容鸟类的眉毛,意指细致、妩媚。
  • 秋思冬愁春恨望:分别指秋天的思念、冬天的愁苦和春天的怨恨与期盼。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黄莺”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古代诗人常用鸟类来表达情感,黄莺的歌声通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民生疾苦、个人情感等,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个人和社会动荡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情绪波动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失意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通过“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工艺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紧接着的“忽听黄莺敛翠蛾”则打破了这种宁静,暗示着内心的烦恼与不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视听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秋思冬愁春恨望”则是对自己情感的总结。四个季节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强调了在不得志时,愁苦与思念愈发加重。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情感分析,反映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敏锐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诗人正专注于刺绣的场景,传达出一种静谧和专注的心境。
  2. 忽听黄莺敛翠蛾:黄莺的低鸣打断了宁静,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思绪的纷扰。
  3. 秋思冬愁春恨望:在不同的季节中,诗人感受到的情感,反映出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4. 大都不得意时多:总结了自身的情感体会,强调在不如意的时刻,情感的烦恼与思念更为强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莺”比喻春天的情感,暗示生机与希望。
  • 对仗:如“秋思冬愁春恨望”,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碧线”、“红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细腻、温柔的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情感波动的深刻体会。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被外界的声音打扰,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线:象征细腻的工艺与专注的态度。
  • 红罗:代表美好与希望。
  • 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流动。
  • 秋思冬愁春恨望:四季意象,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自然景色
    b. 诗人专注刺绣
    c. 黄莺低鸣

  2. “秋思冬愁春恨望”中的“春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过去的追忆
    c. 对爱情的失落

  3. 诗中提到的“黄莺”象征什么?
    a. 忧伤
    b. 生机与希望
    c. 离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急乐世》在情感表达上都涉及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反映了生活的无奈与情感的波动。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年谱》

相关查询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其三 侄孙昺以东野农歌一编来细读足以起予七言有 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 赠郭道人 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归 朱行父留度岁 见湖南绣使陈益甫大著 洞霄宫 游云溪与郡宴用太守韵即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滑膛 蚁穴坏堤 中严 抡魁 用字旁的字 贼臣逆子 吏巾 咬开头的成语 兢兢业业 八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贪墨成风 烟消云散 见字旁的字 骈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