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宝应道中

《宝应道中》

时间: 2025-07-28 00:01:53

诗句

篷底推窗透夕晖,春寒草色滞芳菲。

远疑翔鹭孤帆饱,浓爱堆鸦老树肥。

驿路摧残知贼退,湖波吞吐觉堤危。

频年泽国悲鸿雁,上策治河自古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01:53

原文展示:

篷底推窗透夕晖,春寒草色滞芳菲。
远疑翔鹭孤帆饱,浓爱堆鸦老树肥。
驿路摧残知贼退,湖波吞吐觉堤危。
频年泽国悲鸿雁,上策治河自古稀。

白话文翻译:

在篷帐下推窗望去,夕阳的余晖透进来,春天的寒意使得草色依旧滞留,芳菲未尽。远处似乎有白鹭在空中翱翔,孤舟帆满。浓密的爱意围绕着老树,树上栖息着许多乌鸦。驿路因摧残而显得荒凉,让人知道敌人已经退去,湖面波涛起伏,让人感到堤坝的危险。多年在这泽国中,悲哀的鸿雁时常飞过,上策治河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十分罕见。

注释:

  • 篷底:帐篷的底部。
  • 推窗:打开窗户。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芳菲:花草的芳香与美丽。
  • 翔鹭:飞翔的白鹭。
  • 孤帆饱:孤独的小舟帆船鼓满。
  • 浓爱:浓厚的情感。
  • 堆鸦:聚集的乌鸦。
  • 驿路:驿站的道路。
  • 摧残:破坏和损坏。
  • 湖波吞吐:湖面波涛起伏。
  • 觉堤危:感到堤坝的危险。
  • 频年:许多年。
  • 泽国:湿地或水域丰富的地方。
  • 悲鸿雁:悲伤的鸿雁。
  • 上策治河:治理河流的高明办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养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宝应道中》这首诗作成于行旅途中,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自然景象的冲突。

诗歌鉴赏:

《宝应道中》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社会观察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通过“篷底推窗透夕晖”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温暖的春日黄昏画面,夕阳的光辉透过窗帘,暗示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然而,紧接着“春寒草色滞芳菲”,则将诗的情感引向了另一层面,春天的寒意让草色依旧滞留,芳菲未尽,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接着,诗人描绘了远方的白鹭和孤帆,意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孤帆的“饱”与白鹭的“翔”,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孤独并存的情境。而“浓爱堆鸦老树肥”则将视线引向了生命的丰盈与沉重,老树的肥厚象征着岁月的积淀,浓厚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后面几句描绘了社会的动荡和自然的威胁,“驿路摧残知贼退”,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在此显露无遗。而“湖波吞吐觉堤危”则用湖水的波动来隐喻社会的不安定,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思考。

最后两句“频年泽国悲鸿雁,上策治河自古稀”则是对历史的反思,频繁的战争和治理河流的难题,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篷底推窗透夕晖:描绘了在篷帐底下推窗而望,夕阳的余晖洒进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2. 春寒草色滞芳菲:春天的寒冷使草色依然没有完全复苏,营造出一种迟滞的美感。
  3. 远疑翔鹭孤帆饱:远方的白鹭在空中飞翔,孤舟帆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自由的意境。
  4. 浓爱堆鸦老树肥:老树上栖息着许多乌鸦,浓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厚重。
  5. 驿路摧残知贼退:驿路上因战乱而遭到破坏,诗人感受到敌人的退却,带来一丝安慰。
  6. 湖波吞吐觉堤危:湖面波光荡漾,让人感到堤坝的危险,暗示着社会的不安定。
  7. 频年泽国悲鸿雁:多年在这片沼泽地中,悲伤的鸿雁飞过,反映出人们的忧虑。
  8. 上策治河自古稀:治理河流的好办法自古以来就稀有,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帆”比喻孤独的旅程。
  • 拟人:湖波“吞吐”,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翔鹭孤帆饱,浓爱堆鸦老树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夕晖:象征希望与温暖。
  2. 草色:代表生命与春天的气息。
  3. 翔鹭:象征自由与孤独。
  4. 老树:象征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厚重。
  5.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朋友
    • C. 战争
    • D. 旅行
  2. “湖波吞吐”这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自然美
    • B. 社会动荡
    • C. 个人情感
    •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A. 自由
  2. B. 拟人
  3. B. 社会动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多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晨光的赞美。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与《宝应道中》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洛阳主人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答韩使同在边 赠赵六贞固二首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感遇·之卅四 感遇·之卅三 感遇·卅二 感遇·之卅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众好必察 彑字旁的字 包含圉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昂昂之鹤 飞客 包含嵌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凌乱 堆案盈几 震撼寰宇 包含奴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缀疣 竹字头的字 草藄禽猘 音姿 欣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