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5:44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昨夜在银河旁,星辰似乎触犯了遥远的汉朝今晨紫气东来,万物的颜色果然如同真理。传说是天上降下的,实际上是地上的仙人。白璧的冤屈,似乎让人怀疑楚国的事情,乌裘的衣物仿佛进入了秦国。摧毁和隐藏了许多古老的情感,经历了太多艰辛的历程。乐广虽然见过云彩,夷吾的风却仍未春暖。凤歌空有疑问,龙性哪能驯服。宝剑终将出鞘,骊珠也会相聚。未及冯公的年老,何必惊讶于孩子的贫穷。青云若可到达,北海却让我想起孙宾。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出生于陕西,因其作品风格高亢激昂而被称为“高歌之士”,是初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激昂的情感,富有历史感与哲思。
本诗是陈子昂在旅馆中接到李崇嗣赠诗之后所作,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人生、理想和艰辛的感悟,体现他对友人的感激及对人生的思考。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银河、紫气、白璧、乌裘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在“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中,诗人将夜空的星河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既有浪漫的自然景象,又隐含对历史的思考。接着,紫气的出现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暗示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提到的“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不仅表现出对才华横溢者的崇敬,也反映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然而,接下来“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则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感受到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困境之间的隔阂,心中愈加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从对理想的期待转向对艰辛的感悟,最后又回归到对未来的渴望与思考。诗人在畅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理想难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个人命运的哲学反思。
诗中提到的“紫气”象征什么?
“白璧疑冤楚”中的“白璧”代表什么?
诗人用“龙性讵能驯”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