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0:06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
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
在书桌旁轻轻拾起煤灰,佛帐上的香气仍然萦绕。
辛勤地熬夜千次,才收获到这么一小块美玉。
愚人只怕老去死亡,腐朽和草木一样。
想要将东山的松树,涅槃重生的南山竹。
墨水虽然浓厚人却感脆弱,不应只叹息不足。
且应当注重虫鱼,莫要埋没三千篇作品。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等均有很高的造诣,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人生低谷,受政治打压,心中感慨颇多。通过对书写与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创作的执着与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的《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一个文人对创作与生活的理解。首句“书窗拾轻煤”,描绘了一个书卷气十足的环境,暗示他对知识的追求。接下来的“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则是对自己努力后的微小成果的自嘲与反思,显示了他对创作的坚持。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一句,揭示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恐惧,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后面的“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则展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命再生的渴望,同时也是一种对坚韧精神的礼赞。
整首诗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深入探讨了创作的艰辛与生命的意义,展现了苏轼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在这首诗中,苏轼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一寸玉”)、对比(“墨坚人苦脆”)等,深化了诗的主题,增强了文学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创作与生命的思考展开,强调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书窗拾轻煤”中的“轻煤”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煤灰
c) 火焰
诗中提到的“东山松”象征什么?
a) 轻松
b) 坚韧
c) 美丽
“辛勤破千夜”中的“千夜”意味着什么?
a) 许多个夜晚
b) 很少的夜晚
c) 快乐的夜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哲理,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