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1:29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aa26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相媚妩。
开樽借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索挂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山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蕴下荒径,娅姹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余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1:29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相媚妩。
开樽借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索挂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山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蕴下荒径,娅姹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余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薄薄的云朵飘浮在空中,却并未降下雨来,我手杖着拐杖在晨曦中走入花丛深处。
海棠树下,我已作了诗,独自一人笑着,深林之中谁敢小觑我呢!
三杯酒下肚,人已经醉了,春天的午后,我在日光下酣然入睡。
竹林间的老人不再读书,留我在门内不知谁来教你。
屋檐下的枳树围成十圈,墙壁上画着千条蛟龙翩翩起舞。
东坡的水塘如今有多深,携酒一同来劳作的农人真辛苦。
我又寻着流水走出东门,破败的围墙和古老的沟渠花儿无人照看。
桃花和李花在我眼前绽放,彼此相妩媚。
我开坛借草酒劝行路人,不惜让春衫沾上泥土。
我掀起衣裳共过草亭,敲门却进入了韩家园圃。
辘轳的绳索断了,井水深得碧绿,秋千的绳索挂着不知何人。
帘子映照着小桃枝空空如也,乞求的水不见门外的女儿。
南山古台临近断崖,雪花翻飞在空中迷住了我的视线。
故人送我的玉叶羹,水凉烟消,谁来为我煮呢?
崎岖的道路在荒径下蜿蜒,听见花间传来好语声。
随着落日景色尽,酒樽也随之空,孤城的僧宇正好依傍。
主人劝我洗脚入眠,倒床后再也听不见钟鼓声。
明天门外泥将有一尺,方才领悟三更的雨是如此。
平生所求无一得,今次游玩何事天不阻。
我知道我的朋友不会穷困潦倒,岂非弟兄之子神所赐。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的诗词风格豪放,兼具理性与情感,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创作于上巳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苏轼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游玩自然。诗中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反映出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充满了春日的气息和友人的欢乐。开头两句描写了薄云和晨光,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诗歌自嘲,展现出对深林中人们评价的无所谓态度。随着酒意的上升,诗人沉醉于春光之中,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周围景物的细致观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思考。最后几句,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友谊的珍贵,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
全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酒友相聚、游玩的乐趣,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对友谊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诗人的灵动。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游玩、饮酒和对自然的赞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人提到的“薄云霏霏”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
诗人对“桃李为谁妍”的思考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朝门外泥一尺”主要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