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墨花(并叙)

《墨花(并叙)》

时间: 2025-08-09 11:37:03

诗句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

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37:03

墨花(并叙)

原文展示: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白话文翻译:

如今画山水、竹石和人物的人很多,但画花的人却少之又少。汴京的尹白能够做到,因此他为此写下了一首诗。创造万物本没有什么难的,忽然之间就能做到。墨色在花心中晕染开来,春天的色彩在笔尖上散开。那缥缈的形态和姿态自然就完整了。莲花的风已经尽了,杏花的雨也只披着残花。唯有那位狂放的士人,想要画出黑色的牡丹。他还写下了平子的赋,回到雪堂去看。

注释:

  • 造物:创造万物。
  • 墨晕:墨水扩散而成的晕染效果。
  • 扶疏:形态稀疏,意指花的形态自然。
  • 狂居士:指狂放不羁的人士。
  • 黑牡丹:一种花,象征一种特殊的审美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中年时期,正值他在政治风波中被贬,心境愈加洒脱,创作主题也愈加多元,尝试以花为题,表达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墨花》是一首以花为主题的诗,苏轼借此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开头便指出,世人多以墨画山水、竹石而鲜有画花者,反映了对传统艺术题材的质疑。随后通过尹白的作品,引出了对创造的思考,强调创造并不难,关键在于对意象的把握。从“花心起墨晕”到“春色散毫端”,描绘了画花的过程,生动而富有灵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的美丽与艺术创作的乐趣,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的艺术气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指出常见的画作题材,暗示画花的稀缺。
    • 第三、四句:强调创造的简易与墨色的变化,展现了画技的流畅。
    • 第五、六句:描绘花的形态与自然状态,表现出一种艺术的自然而然。
    • 第七、八句:提及狂居士的独特追求,表达对黑牡丹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艺术创作比作自然的生长,暗示其自然而然。
    • 拟人:赋予花以生命,表现出其生动的形态。
    • 对比:用狂居士的追求对比常见的艺术创作,强调独特性。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蕴含着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倡导独特的审美观,以花为媒介,表达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墨花:象征艺术的独创性与审美追求。
  • 春色:代表生命与希望,暗示艺术创作的活力。
  • 黑牡丹:象征一种独特而高贵的追求,反映了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墨花》中提到的“狂居士”是指什么?
    • A. 画家
    • B. 狂放不羁的人士
    • C. 政客
    •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黑牡丹”象征什么?
    • A. 普通花朵
    • B. 特殊审美追求
    • C. 生命的短暂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 诗词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虽以山水为主,但同样展现了自然的美,且在意境上与苏轼的《墨花》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的美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升仙 和禅月大师见赠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公从事 早春巴陵道中 牡丹 自遣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长句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 大梁见乔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尽其在我 无功受禄 包含整的成语 山阻 韦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不幸而言中 熬油费火 舟字旁的字 规绳矩墨 鹊乳 架把 己字旁的字 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锦囊玉轴 水字旁的字 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包含赫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