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5:04
答陶云汀内翰赠诗
申在明 〔清代〕
才非观国愧乘槎,
客馆残书远市哗。
嘉制忽欣观雅册,
大方奚止仰文华。
清高节缅霜前菊,
爽朗香浮雪里茶。
人在卷中思不见,
玉河孤月照谁家。
我并不为才能的不够而感到羞愧,
在客馆中只剩下些零散的书籍,远离热闹的市声。
突然欣喜于所观的雅致诗卷,
大方之家又何必仰望文采呢?
清高的节操仿佛是在霜前的菊花,
爽朗的香气浮动在雪中的茶中。
人在卷中思绪难以见到,
孤月照耀着玉河,究竟照亮了谁的家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申在明(约1684-1750),清代诗人,字秉常,号寄尘,晚号滕云,江苏无锡人。其诗风清新、流畅,擅长山水田园诗,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申在明晚年,表明其对个人才华的谦逊和对文人雅士的欣赏。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
整首诗以清高的节操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谦卑与对雅士的仰慕。前两句通过自我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自愧与孤独,客馆的环境暗示了诗人的漂泊与无依。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文人雅士的赞美,诗人对美好作品的欣赏让他在浮躁的市声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后半部分通过对霜前菊与雪里茶的描绘,象征着高洁与清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最后两句则用孤月和玉河的意象引发对人生和归属的思索,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味。全诗清丽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我反省与对文人雅士的欣赏,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谦卑、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才非观国愧乘槎”的意思是?
A. 感到自豪
B. 感到羞愧
C. 感到无奈
D. 感到高兴
“清高节缅霜前菊”中“菊”字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
C. 孤独
D. 温暖
诗的最后一句“玉河孤月照谁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索
C. 丰富的感情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申在明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思考与自我反省,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放与洒脱的个性。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