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6
此身如梦到嫏嬛,
纸醉金迷独倚栏。
六代山从高阁见,
四时花向小春重。
漫夸福地栖身好,
转恐奇书尽读难。
为语绛纱诸弟子,
鲁公门下有韦丹。
这身如同梦境般来到了嫏嬛(传说中的仙岛),沉醉于纸醉金迷的景象,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六代山从高阁上可以远远见到,四季的花朵在小春时节又显得特别美丽。随意夸赞这福地的居住的滋味,转而又担心那些奇书难以尽读。对着绛纱(红色丝绸)的弟子们提起,鲁公(鲁迅)门下还有韦丹(韦庄)。
陆应宿,清代诗人,以其精细的笔法和高雅的意境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到随园》是诗人在闲暇之际写就,受到了当时社会繁华与个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迷惘的影响。诗中反映了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感慨。
《到随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开头一句“此身如梦到嫏嬛”,以梦境开篇,不仅传达了渴望追寻美好之地的心情,也暗示着现实的虚幻与不实。随后的“纸醉金迷独倚栏”,则描绘了诗人在繁华之中的孤独与迷惘,虽然身处于奢华的环境中,却仍感到内心的空虚。
“六代山从高阁见,四时花向小春重”,这一句描绘出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厚重,诗人在高处俯瞰,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变化与壮丽,这种对美的感慨与自然的敬畏,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
后面几句“漫夸福地栖身好,转恐奇书尽读难”,则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知识的渴求,诗人虽然希望在福地栖身,但又担心难以读懂那些珍贵的书籍,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态。结尾提及鲁公与韦丹,既是对文化传承的追念,也是一种对自己处境的自省。
整首诗以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又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虚幻与知识追求的艰难。
“此身如梦到嫏嬛”中的“嫏嬛”指的是什么?
A. 现实中的地方
B. 传说中的仙岛
C. 一种植物
D. 一位名人
诗中提到的“纸醉金迷”意指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奢华的生活
C. 难以理解的书籍
D. 自然的美好
“六代山从高阁见”说明了什么?
A. 诗人对历史的无知
B. 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C. 诗人对名山的向往
D. 诗人对文学的反思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到随园》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