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39
苇蓬疏薄漏斜阳,
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
时时翘足对船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的江边,看到稀疏的芦苇在斜阳下,独自吟唱,时间已过去了一半,却仍未渡过江面。只有那只白鹭似乎理解我的心情,时不时地抬起脚对着我的船窗。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中“鹭鸶”作为一种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孤独与清雅的情感。在古代诗词中,鹭鸶常与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相联系。
作者介绍:王禹偁(约1045—1105),字伯庸,号梅溪,北宋诗人、词人,善于诗文,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与人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王禹偁旅途中的某个时刻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他对孤独与自然的思考。
这首《泛吴松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诗开头以“苇蓬疏薄漏斜阳”描绘出一个恬静而略带忧伤的江边场景,稀疏的芦苇在日落时分显得更加寂寥,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接着“半日孤吟未过江”,诗人独自在船上吟唱,时间在这一刻似乎静止,表现了他对江水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最后一句“唯有鹭鸶知我意”,则是诗人对自然的寄托,鹭鸶的出现让他感到一丝慰藉,似乎只有它能理解他的心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禹偁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诗歌表现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自然的依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唯有鹭鸶知我意”意味着什么?
“苇蓬疏薄”中的“疏薄”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泛吴松江》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