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战城南

《战城南》

时间: 2025-07-27 08:12:40

诗句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2:40

原文展示

战城南
作者: 杨炯 〔唐代〕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经历战乱的艰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人在遥远的塞北行走,途中战斗的苦涩和痛苦交织在一起。他描述了战旗像鸟的翅膀那样飞扬,盔甲则像鱼鳞一样闪烁。冰冷的水伤害了马匹,悲伤的风则使人愁苦。内心明亮如同白日,却又被千里之外的黄尘笼罩,象征着战乱带来的无尽苦楚和无奈。


注释

  • 塞北:指中国北方的边塞地区,常常是战事频繁之地。
  • 战苦辛:战斗的苦难和辛苦,强调战争带来的痛苦。
  • 幡旗:指战斗中所用的旗帜,形象地表现出其飘扬的状态。
  • 甲胄:指战士的盔甲,象征着保护与战争的必需品。
  • 冻水寒伤马:冰冷的水使马匹受伤,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
  • 悲风愁杀人:悲伤的风让人感到愁苦,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情景。
  • 寸心明白日:指内心对战争真相的清晰认识。
  • 千里暗黄尘:暗示战乱带来的混乱和无望,黄尘象征着死亡和毁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炯,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60年,卒于公元730年。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以诗歌和骈文著称,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和感慨历史。

创作背景

《战城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但边疆战事时有发生,诗人在经历边塞战争的磨难后,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借助个人经历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诗歌鉴赏

《战城南》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古诗,诗人在描绘战争场景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个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首联“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直接点明了战争的艰辛和距离的遥远,表明了身处战乱中的孤独与无助。次联中“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战斗的激烈与盔甲的闪耀,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

诗中“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进一步深化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不仅是战士的死亡,连马匹也因环境的恶劣而受伤,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尽管对于战争的真相有清晰的认识,但身处其中却是无力改变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环境的描绘、对士兵心理的刻画,以及对未来的惆怅,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普遍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北途辽远:描绘了远途行走的艰辛,暗示战事的遥远和艰难。
  2. 城南战苦辛:强调了在城南经历的苦难和战斗的艰辛。
  3. 幡旗如鸟翼:形象地描绘了战旗在风中的飘扬,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4. 甲胄似鱼鳞:通过比喻表现盔甲的闪光,象征着士兵的装备。
  5. 冻水寒伤马:反映出环境的严酷,战争不仅影响人,也影响马匹。
  6. 悲风愁杀人:悲风呼啸,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和死亡的威胁。
  7. 寸心明白日:表明内心对战争真相的清晰认识。
  8. 千里暗黄尘:象征战乱带来的混乱和死亡,表现出对未来的无望。

修辞手法

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例如“幡旗如鸟翼”使用了比喻,生动展现了战斗的场面;“甲胄似鱼鳞”则通过比喻形象化了盔甲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控诉。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幡旗:象征着战争与斗争,携带着士气与希望。
  • 甲胄:象征着保护与勇气,代表战士的身份与职责。
  • 冻水: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困境和残酷。
  • 悲风:象征着战争的哀伤和死亡的威胁。
  • 黄尘: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混乱与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塞北途辽远”表达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遥远与艰难
    C. 诗人的旅程愉快
    答案:B

  2. “甲胄似鱼鳞”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悲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愁苦
    C. 生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从军行》王昌龄:同样描绘了战争的艰辛与士兵的生活。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了对历史与战乱的感慨。

诗词对比

《战城南》和王昌龄的《从军行》都表现了士兵在战乱中的苦难,但《战城南》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反思,而《从军行》则更侧重于战斗场面的描绘。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与社会》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顾子敦 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 会稽绝句三首 华不注山 胡太傅挽词二首 洪州 鹤林寺 和郑微之 和赵宫保别杭州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肿脸充胖子 革字旁的字 埋没人才 胖头鱼 敛辔 英洋 撒娇卖俏 含牙带角 女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路开头的成语 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张红燃爆 循涂守辙 暗结尾的成语 長字旁的字 宁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