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2:58
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新与皇甫结姻)
作者:白居易
谁能嗟叹光阴暮,岂复忧愁活计贫。
忽忽不知头上事,时时犹忆眼中人。
早为良友非交势,晚接嘉姻不失亲。
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尚平身。
谁能叹息光阴已老,怎么还会忧愁生活贫困。
忽然间不知自己头上的事,时时仍然怀念眼前的人。
早年为朋友不是为了权势,晚年结合的婚姻未尝失去亲情。
最开心的是两家婚事都已完结,大家在这一刻都能安然自得。
本诗涉及到的典故主要是关于“良友”和“嘉姻”。“良友”强调友情的真挚,而“嘉姻”则指良好的婚姻关系,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及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感情真挚的诗作而著称。其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政治诗、讽刺诗,也有描写生活和感情的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与皇甫郎中家族结为亲家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理的诗。诗人在开篇便以“谁能嗟叹光阴暮”引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淡然,既不纠结于生活的困苦,也不沉迷于过去的忧虑。他的心态显得豁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坦然接受。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昔日的友谊与如今的婚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并非为了权力和地位,而是出于对彼此的欣赏与珍惜。而结亲的喜悦更是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尤其在两家婚事圆满后,他的心中充满了满足感与安宁。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光阴”、“眼中人”、“良友”、“嘉姻”等词汇,诗人表达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其内涵。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示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和谐、富有韵律感。同时,诗人运用比喻与象征,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谁能嗟叹光阴暮”意指什么?
A. 对生活困苦的感慨
B. 对时间流逝的叹息
C. 对友情的思念
诗中“早为良友非交势”强调什么?
A. 友情的真诚
B. 权力的重要性
C. 婚姻的美好
“最喜两家婚嫁毕”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愉悦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