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0
白水寺
飞鸣屋上乌,入我梦中听。
迟明月未昃,平晓风更静。
游云四山幕,止水万象镜。
身如走空虚,南北了不定。
这首诗描绘了在白水寺的清晨景象。屋顶上的乌鸦鸣叫声传入我的梦中,月亮尚未西沉,清晨的风格外宁静。游动的云彩像四周的山幕,静止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万物。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如同在虚空中漂浮,南北方向都不再确定。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性格清高,喜爱山水,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风格淡雅清新。
《白水寺》作于诗人游历白水寺时,受其宁静环境的启发,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迷茫,反映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白水寺清晨的宁静与优美。诗的开头以“飞鸣屋上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紧接着,诗人通过“迟明月未昃,平晓风更静”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晨光初照的恬静氛围,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而“游云四山幕,止水万象镜”则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和谐。云与水的对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万象的思考。最后一句“身如走空虚,南北了不定”以自我反思的方式总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所依归,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和对人生方向的困惑。
诗中“飞鸣屋上乌”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鸟
B. 猫
C. 狗
“身如走空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快乐
B. 迷茫
C. 满足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展现自然的宁静?
A. 乌鸦的叫声
B. 游云与止水
C. 明月
李弥逊的《白水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自然的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但李弥逊更强调内心的迷失,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