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04
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还似此花并此叶,坏空成往未曾闲。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无边的佛教寺院就像毫毛的一端,与清澈的觉悟之海共同存在。就像这些花和叶子一样,虚空的变化没有过去的闲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觉海”反映了佛教的思想,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觉悟。“坏空成往”则引申出佛教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看法,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过往的记忆与未来的期许都应当放下。
作者介绍: 秦观,字少游,号淇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兼作诗。秦观的作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作品中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秦观身处佛教寺院之际,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表达了对佛教哲学的思考。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诗人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圆通院白衣阁》不仅是一首描绘佛教意境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修行的写照。诗中通过“无边刹境一毫端”的描写,展示了佛教境界的浩瀚无垠,似乎在表达一种宇宙观,强调在广阔的宇宙中,微小的个体也能与之共存。接着,诗人提到的“澄清觉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学思考,表达了在内心清澈的觉悟中,人与宇宙的和谐共存。
“还似此花并此叶”的比喻意象,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脆弱,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与自然。最后一句“坏空成往未曾闲”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存在的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感悟,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解脱。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个人的内心探索,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内心的宁静与觉悟的重要性,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存在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无边刹境一毫端”中的“刹境”指什么? A. 佛教寺院 B. 自然景观 C. 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的“觉海”象征什么? A. 觉悟的海洋 B. 生命的源泉 C. 时间的流逝
“坏空成往未曾闲”意在表达什么? A. 过去的无暇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C. 生命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秦观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但风格上各有不同,秦观更侧重于佛教哲学,而王维则侧重于道家思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