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04
有酒有酒兮黯兮溟,仰天大呼兮。天漫漫兮高兮青,高兮漫兮吾孰知天否与灵。取人之仰者,无乃在乎昭昭乎曰与夫日星。何三光之并照兮,奄云雨之冥冥。幽妖倏忽兮水怪族形,鼋鼍岸走兮海若斗鲸。河溃溃兮愈浊,济翻翻兮不宁。蛇喷云而出穴,虎啸风兮屡鸣。污高巢而凤去兮,溺厚地而芝兰以之不生。葵心倾兮何向,松影直而孰明。人惧愁兮戴荣,天寂默兮无声。呜呼!天在云之上兮,人在云之下兮。又安能决云而上征,呜呼。既上征之不可兮,我奈何兮杯复倾。
有酒有酒,心情阴暗而沉重,我仰天大声呼喊。天是那样的广阔,高得无人知晓它的深意。人们仰望的对象,无非是那些明亮的日月星辰。为何三光同时照耀,却又笼罩在阴云与细雨之中?幽暗的妖怪瞬间变化,水中的怪物形态各异,巨龟、蛤蟆在岸边奔走,海面仿佛与鲸鱼搏斗。河水奔流不止,愈发混浊,行船的水波翻腾不平。蛇从洞中喷出云雾,老虎在风中长啸,时常回荡。高巢中的凤凰因污秽而离去,厚重的土地让芝兰无法生长。向日葵的心向何处?松树的影子直立而无光明。人们心中充满恐惧和忧愁,头上戴着荣誉,然而天却寂静无声。唉!天在云之上,人却在云之下,如何能冲破云层向上飞翔?唉,既然上升无望,那我只好再次举杯畅饮。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字微之,号梦窗,文学家、政治家。他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当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现实,作品多描写人生百态和感情。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稹晚年,反映其对人生、宇宙及存在的思考,表达一种对理想和现实的无奈感。作者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通过酒的象征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
《有酒十章 其四》展现了元稹深邃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感悟。全诗以“有酒”为引,执着于酒带来的短暂慰藉,却又透出浓浓的忧愁和困惑。诗中提到的“天漫漫兮高兮青”,暗示着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渺小与无知。诗人以“仰天大呼”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人惧愁兮戴荣”,则揭示了人在名利与荣誉之间的挣扎与痛苦。
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如“蛇喷云而出穴”、“虎啸风兮屡鸣”等,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神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复杂情感。最后,诗人感叹“既上征之不可”,表明了对理想的无奈,最终选择饮酒自娱,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而孤独的情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有酒有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人惧愁兮戴荣”中的“荣”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