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6:10
八声甘州 九月避兵海上感赋,用梦窗韵
作者: 胡士莹 〔近代〕
怪天涯飘泊,似杨花,离怀恁零星。
正旌旗四出,群山无语,笳鼓连城。
剑气刀光不断,草木亦膻腥。
忍听哀鸿唳,满地秋声。
回首铜街车马,倘歌休舞倦,月冷花醒。
漫穷途雪涕,相向眼谁青?
念家山鹤愁猿病,问甚时归梦落寒汀?
披襟望又危樯外,风捲云平。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漂泊的苦闷心情。他感叹自己如同随风飘荡的杨花,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眼前旌旗四起,山川静默,笳声和鼓声在城中回响。战斗的气氛弥漫,连草木都带着血腥味,令人无法忍受那哀伤的鸿雁哀鸣,满地都是秋天的悲凉之声。回头望去,繁华的城市已不再热闹,歌舞也显得疲惫,月光冷淡,花朵似乎也在苏醒。漫长的旅途让人泪流满面,彼此相看,眼中又有谁能清晰呢?思念故乡的鹤和猿,何时才能梦回寒冷的水边?披开衣襟,远望高处的帆船,风卷云舒。
作者介绍
胡士莹(1875-1929),字子宽,号白云,近现代诗人,生于战乱年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他的诗词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著称,常用古典韵律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九月,正值战乱之际,诗人因避兵而漂泊于海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作品中体现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这首《八声甘州》融合了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所承受的孤独与忧伤。开篇便以“怪天涯飘泊”引出主题,表现出作者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失落。随后通过“剑气刀光不断,草木亦膻腥”,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烈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紧迫与压迫的氛围。
“忍听哀鸿唳,满地秋声”则是对秋天的音景描写,哀鸿的鸣叫与秋声交织,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诗中“回首铜街车马”展示了繁华已经消逝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往日安宁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最后两句“披襟望又危樯外,风捲云平”则以自然景象结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整体而言,这首词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与对自我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反映了在战乱中漂泊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抒发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怪天涯飘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笳鼓”主要指什么?
“回首铜街车马”中的“铜街”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