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44
断千寻铁索已沈江,江流更无还。
想其中自有,战时栖舰,闲处渔竿。
太息我辰安在,词客意辛酸。
欲耦严陵钓,掷去儒冠。
烽火一时燃遍,笑石头城下,曾见降幡。
误漂零臣甫,犹诩寸心丹。
困盐车何如伏枥,向珠溪尊俎且盘桓。
谁知得过清明了,依旧春寒。
千寻的铁索已经沉入江中,江水流淌再也无法返回。
想必其中自有,战时驻扎的舰船,闲时的渔竿。
我不禁叹息,自己的年华安在,作为词客的内心充满辛酸。
想要在严陵钓鱼,便脱去儒生的帽子。
烽火在那时蔓延四处,曾在石头城下看到降旗。
误入漂泊的身世,依然胸怀丹心。
困于盐车的生活,何如在马前伏卧,向着珠溪的酒席盘桓。
谁能知道经历了清明,依旧是春寒料峭。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创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诗作,其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八声甘州》写于战乱纷争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江水与战船,抒发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的无奈,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江流”、“战时栖舰”、“闲处渔竿”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开篇以“断千寻铁索已沈江”引入,言语中透出一种无奈与伤感,仿佛是在 lamenting (哀悼) 逝去的自由与安宁。接下来的设想中“战时栖舰”和“闲处渔竿”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与渔夫般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士人对战乱的无能为力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感叹“我辰安在”,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切反思,愈发显露出一种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最后一联“困盐车何如伏枥”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宁愿在珠溪饮酒,也不愿困于世俗的束缚,显示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敏感捕捉,展现了清代士人对时局的深刻理解与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展现了士人对时局的忧虑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铁索”是象征什么?
A. 自由
B. 阻碍
C. 财富
D. 战争
“欲耦严陵钓”中“耦”字的意思是?
A. 追寻
B. 钓鱼
C. 结伴
D. 休息
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A. 支持
B. 无奈与厌恶
C. 忽视
D. 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