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3:09
八声甘州 雁
作者: 汪东 〔清代〕
又霜钟警梦夜凄清,雁阵破空来。
自榆关风紧,芦沟月冷,秋思难排。
应羡六朝金粉,嘹唳度长淮。
铁索沈江后,楼殿成灰。
本是随阳信鸟,甚浅洲远渚,不肯徘徊。
历间关烽火,毛羽屡惊摧。
倘遭逢青冥矰缴,剩衔芦孤影亦堪哀。
何如共泛沧溟去,游戏蓬莱。
在这霜冷的夜晚,钟声唤醒了我凄清的梦,雁阵破空而来。
榆关的风在呼啸,芦沟的月光显得寒冷,秋天的思绪难以排解。
我应该羡慕六朝的金粉之地,那些雁声嘹亮地飞过长淮。
铁索沉入江水之后,楼阁也成了灰烬。
本来是跟随阳光而来的信使鸟,怎奈这浅滩和遥远的水边,却不肯停留。
在历史的烽火岁月中,羽毛屡次被惊扰与摧毁。
如果遭遇青冥的渔网,剩下的也只有衔着孤零影子的芦苇,令人感到悲哀。
不如一起去泛舟在广阔的海洋上,游玩在蓬莱仙境。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时代特征。
《八声甘州 雁》创作于战乱与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以及雁阵的飞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雁阵的飞行引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又霜钟警梦夜凄清”通过霜钟的音响唤醒梦境,营造出一幅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接着,诗人借助雁阵的到来,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回忆。
“应羡六朝金粉,嘹唳度长淮”表明了对过去繁华的向往,暗示与现实的落差。“铁索沈江后,楼殿成灰”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悲剧感,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与无情。最后两句“何如共泛沧溟去,游戏蓬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想与友人共游理想的境地,逃离现实的困扰。
整个词曲调低沉,情感深邃,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秋天的景象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又霜钟警梦夜凄清”中的“霜”指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的“六朝金粉”是指哪个时期?
诗人最后希望与谁一起去“泛沧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