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9:45
八声甘州·倚阑干立尽
作者:何梦桂 〔宋代〕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
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
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
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
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
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
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我倚着栏杆,望着东风吹拂着柳絮飞舞。
怕听到杜鹃的悲鸣,江南的雁阵已然消失,游子又要去哪里呢?
梦中在扬州见到的芍药花,早已落尽红丝。
如今歌声在哪里?那一曲歌声沾湿了我的衣裳。
往事令人难以重温,唯记得那柳边深巷与花外幽静的台阶。
我独自照着菱花,脂粉已然懒于施展。
感叹春天已去,却留不住春光,奈何春回大地,却不顾我逐渐衰老的容颜。
所有伤心的事,都要寄托给榆树和苔藓的石阶。
作者介绍:何梦桂,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游子远离故乡,思乡之情愈发浓厚。词中表现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离愁别绪。
《八声甘州·倚阑干立尽》是一首充满离愁与思念的词作。开篇即以“倚阑干立尽”引入,极具画面感,展现了词人独自伫立的孤独。接着,东风和柳絮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这春天的美好却被杜鹃的啼鸣所打断,暗示着游子的心情愈加沉重。
“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这句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芍药花虽美,却也象征着短暂与易逝,反映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则是对往昔欢乐的怀念,歌声的消逝使得词人倍感孤独。
最后几句,词人感慨春天的归去与自身的衰老,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何梦桂的《八声甘州·倚阑干立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离愁
C. 丰收
D. 友谊
“梦断扬州芍药”中“梦断”的意思是?
A. 梦想实现
B. 梦想破灭
C. 梦中旅行
D. 梦境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