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0:56
平明谯鼓敞楼台,
朅上高城四望开。
乌白不随燕客去,
山青都自太行来。
全枯卧柳生苔藓,
半卷擎荷泥酒杯。
北走邯郸谁指示,
一阑风露满蒿莱。
清晨的鼓声响彻,楼台敞开,
登上高城四面望去,视野开阔。
乌鸦和白鹭不随燕子归去,
青山都是从太行山而来。
枯树横卧,柳树上生出苔藓,
半卷荷叶,泥土中放着酒杯。
北去邯郸,谁来指引方向,
一阵风露洒落在满是蒿草的地方。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地名和自然景物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行山作为中国北方的标志性山脉,象征着坚韧与伟大,而邯郸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承载着许多故事和传说。
作者介绍:徐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徐恪在真定的寓所,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真定寓居》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篇以“平明谯鼓敞楼台”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鼓声唤醒了四周的宁静,使得楼台显得格外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目睹了乌白不随燕客的场景,令人思考生命的归属与离去。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北走邯郸谁指示”,不仅体现了对方向的迷茫,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他那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乌白不随燕客去”通过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谯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鸟类
C. 一种建筑
诗中提到的“北走邯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迷茫
B. 快乐
C. 愤怒
“全枯卧柳生苔藓”中的“苔藓”代表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再生
C. 生命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恪的《真定寓居》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自然的感悟,但徐恪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而杜甫则侧重于人生的沉重与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