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 其十二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 其十二》

时间: 2025-05-02 10:44:53

诗句

眼底云山意已奇,别从画里更题诗。

无端写尽春明梦,肠断前人且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4:53

原文展示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 其十二
作者: 黄节

眼底云山意已奇,
别从画里更题诗。
无端写尽春明梦,
肠断前人且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眼前的云山景色已经让人感到奇妙,
我从画中再写下这首诗。
无缘无故地描绘了春天明媚的梦境,
但让我感到肠断的是,前人对此却并不知晓。


注释

  • 眼底:眼前,看得见的地方。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景色迷人。
  • 意已奇:意境已经很奇妙。
  • 别从:另外从。
  • 无端:无缘无故,毫无理由。
  • 写尽:描绘得尽善尽美。
  • 春明梦:春天明朗的梦境。
  • 肠断:内心悲痛,肠子都要断了,形容极度的伤感。
  • 前人:指古代的诗人或画家。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春明梦”可以联系到古代诗人对春天的描绘,春天通常被视为生机勃勃、梦幻般的季节。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前人未能领略到的美好景象的惋惜,反映出诗人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超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节(约1680-约1760),清代诗人,字子彬,号秋水,籍贯不详。黄节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山水画的热爱之时。黄节在此诗中通过山水画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前人艺术成就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对美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眼底云山意已奇”一句,直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画面,诗人不仅在欣赏自然美,更是在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接着“别从画里更题诗”,表明诗人不仅仅停留于表面欣赏,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将这种美感再次升华。

“无端写尽春明梦”一联,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幻想,春天常常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诗人在此不仅描绘了春的景象,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最后一句“肠断前人且未知”则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前人未能领略到的美好,令诗人倍感惋惜。这种情感的转折,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感与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更是丰富,云山、春梦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传递了一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底云山意已奇:诗人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其奇妙的意境。
  2. 别从画里更题诗:诗人从画中得到灵感,继续创作。
  3. 无端写尽春明梦:诗人无缘无故地描绘春天的梦境,展现对美好的向往。
  4. 肠断前人且未知:诗人对前人未能领略这种美感到无奈和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想象空间。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意象分析

  • 云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春明梦: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展现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写作灵感?
    A. 读书
    B. 看画
    C. 听音乐

  2. “肠断前人且未知”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惋惜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黄节与王维在山水诗中的不同风格,黄节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节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山水画与诗歌的关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过墨水湖访刘响山 舟中九日 北堂 其二 北堂 北堂 漫咏 碎石岭 赋得首夏犹清和(一作黎逢诗) 剑化为龙 景风扇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泽礨空 包含管的成语 包含读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谏鼓谤木 直木先伐 在家出家 龙字旁的字 朱缀 追俗 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口谐辞给 五稼 许愿 游百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