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7:10
待山月
作者: 皎然 〔唐代〕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每晚我都在思念故人,常常让山上的明月等待。今夜故人终于到来,山月却不知该在何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其情感深厚,有着古人对友谊和相聚的美好期盼。山月象征着思念与等待,借景抒情,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景仁,号皎然,生于大约755年,卒于815年,曾任官职于江南一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之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待山月》创作于皎然的晚年,可能受到了他与故人分别的感情影响,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期待。
《待山月》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一句,展示了诗人心中对友人的强烈思念,月亮成为了思念的载体,每晚都在等待着故人的到来。这一意象不仅渲染出孤独与期待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执着。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则转折出一种失落与无奈,明月虽在,却似乎并不知道故人到来之时,仿佛在暗示着时间与空间的错位。整首诗情感真挚,简练而富有诗意,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际情感的深刻反思,使得读者在品味美好景物的同时,也感受到人情冷暖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夜忆故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山月知何在”中的“山月”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与思念之情,使用了明月的意象,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而皎然的《待山月》则更加强调了与故人相聚的期待与失落,情感更加细腻,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刻思考。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