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2:51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在炎热的夏天,白蘋洲就在眼前,迎接着凉爽的秋风,我想要划船出游。荣从宪府而来,真高兴能在傍晚与朋友相聚。清风吹拂,水面似乎夺去了大海的颜色,轻柔的风令我满身的汗水都变得轻松。谁说这是三伏的暑夜,只有今晚的月光让我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字景云,唐代诗人,以诗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秋,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水边,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描绘了夏秋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色,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秋意的渴望。诗的开头便以“隔暑蘋洲近”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强调了诗人对水乡的亲近感。接着,诗人通过“迎凉欲泛舟”表达了他想要在水上游玩、享受凉爽的心情。诗中的“荣从宪府至”不仅描述了朋友的到来,更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使用了“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的手法,生动体现了秋风的清新与水面的波光潋滟。最后一句“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借此反转了对季节的传统认识,强调了秋的到来和内心的感受。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交往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恬淡而清新的情感,令人心驰神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期盼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宪府”指什么?
诗人对哪种季节的到来表示期待?
诗中提到的“白蘋洲”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皎然的这首诗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深沉的孤独感与思考。两者都体现了秋天的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