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32
临江军
文天祥 〔宋代〕
江岸今多啮,城居昔屡焚。
市人半伧父,竖子亦将军。
蛟哭金洲雨,猿啼玉观云。
周郎坟土上,回首泪成痕。
如今江边多了啮齿的动物,曾经城市多次被焚毁。
市井的人大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的小子们也成了将军。
蛟龙在金洲上哀哭,猿猴在玉观山上啼叫。
在周郎的坟墓上,回首往事,不禁泪水成痕。
“周郎坟土上”指的是周瑜的坟墓,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哀伤。周瑜以智谋著称,诗中提到他的坟墓,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追忆和对国家沦陷的哀痛。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坚定的民族精神和豪情壮志著称。他在元军入侵时积极抵抗,最终被俘而殉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南宋的沦陷使得文天祥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悲痛。他写作此诗时,国家面临灭顶之灾,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对英雄的追忆。
《临江军》是一首充满浓厚历史感的诗作。文天祥通过对江岸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沦陷后的深切痛苦。首句“江岸今多啮”,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喻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市井之人,描写他们的苍老与无奈,突显出历史的沉重感。
在情感的流露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蛟龙的哀鸣与猿猴的啼叫,象征着悲伤与无奈。这些自然景象与人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共鸣。最后一句“回首泪成痕”,则是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得极为细腻,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故国的悲叹,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刻认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江岸与市井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故国沦陷的深切悲痛与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主题,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文天祥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周瑜
C. 刘备
D. 孙权
“江岸今多啮”中的“啮”字是什么意思?
A. 啃噬
B. 游荡
C. 呐喊
D. 哀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临江军》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追思,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忧伤,而文天祥则侧重于国家的沦陷与对英雄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