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1:50
春荑秋夹两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春天的嫩芽和秋天的枯叶夹杂在一起,神奇的药物在人世间到底存在与否?没有鼻子又怎能辨认薝卜(菖蒲的一种),如今才开始相信菖蒲会开花。芳心尚未满足于两只蝴蝶的欢舞,寒意中又响起几声蟪蛄的鸣叫。记得明年十二个节气,小孩儿们可不要再让霜须生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苏轼的作品常表现出宽广的胸襟和丰富的情感,尤其在词作中更是引领了词风。
此诗作于苏轼与弟弟苏辙(字子由)相聚之时,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感悟。其间提到“菖蒲”与“蟪蛄”等意象,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春秋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开头两句以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轮回与人类情感的共鸣。接下来,作者通过“无鼻何由识薝卜”的提问,表达了对于生命中那些珍贵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有花今始信菖蒲”则暗示着信仰与怀疑之间的动态关系,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接下来的“芳心未饱两蛱蝶”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光,然而“寒意知鸣几蟪蛄”又将读者带回到严寒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思。
最后两句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告诫,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智慧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春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苏轼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薝卜”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