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时间: 2025-05-09 06:42:22

诗句

西施浦头鸿雁声,苧萝山下于菟行。

前村路暗愁未到,回首海天秋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42:22

原文展示: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张翥

西施浦头鸿雁声,
苧萝山下于菟行。
前村路暗愁未到,
回首海天秋月生。

白话文翻译:

在西施的渡口,传来鸿雁的叫声;
苧萝山下,野菊在随风摇曳。
前方村庄的路途黑暗,我心中愁苦还未到达;
回头望去,海天之间,秋月渐渐升起。

注释: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中她在西施浦的渡口。
  • 鸿雁声:指鸿雁的鸣叫声,通常被视为思乡的象征。
  • 苧萝山:这里的苧萝指的是一种植物,常常与乡野相联系。
  • 于菟行:于菟是一种植物,描绘自然风光。
  • 前村路暗:形容前往村庄的路途昏暗,表明旅途的艰辛。
  • 回首海天秋月生:指秋天夜晚的月亮升起,带有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富有自然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江南时,看到赵仲穆的画作,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秋日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西施浦头的鸿雁声和苧萝山下的自然景象为引,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暗含诗人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前村路暗”的描写,表达了旅途中的愁苦与无尽的思念。最后一句“回首海天秋月生”,在意象上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情绪。整首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无论是自然描写还是情感流露,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西施浦头鸿雁声”:描绘西施浦的宁静与美丽,鸿雁声象征乡愁。
    2. “苧萝山下于菟行”:渲染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连接。
    3. “前村路暗愁未到”:暗示旅途的艰辛,愁苦在所难免。
    4. “回首海天秋月生”:意象转折,展现自然的美与心中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形成具象与抽象的对比。
    • 对仗:如“前村路暗”与“回首海天”,形成整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分析:

  • 鸿雁:象征思乡和离别,常用于表达游子的愁苦。
  • 秋月:象征忧伤与宁静,寓意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施浦”主要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自然美
    • C. 离愁别恨
  2. 诗中的“前村路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愁苦
    • C. 快乐
  3. “回首海天秋月生”中秋月的意象代表什么?

    • A. 思念
    • B. 喜悦
    •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思乡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翥的《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涉及秋天的景象与情感,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张翥则更显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对元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集和分析。
  • 《古诗文赏析》:提供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七月十八日夜独坐静寄月出麻姑背开户徜徉夜久不寐 次韵罗叔共纪事见寄 许贵州出苏叔党树石 送许体之守贵州 夏热叹 孙耘老酒间出麻姑像要余作诗 小蔡许借徐诗未至 刘将军宝刀歌 次韵奉答冯远猷 读枢密张公梅雪二诗公讳叔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佩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矢字旁的字 愤愤不平 霜髭 耳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人心大快 包含铭的词语有哪些 泉澌 一旦一夕 孱困 殂背 一字旁的字 连墙接栋 矮化 有以教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