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席上贻歌者

《席上贻歌者》

时间: 2025-04-22 03:45:19

诗句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45:19

原文展示:

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
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

白话文翻译:

在花月交辉的楼台附近,
一曲清歌唱得如同倒入金壶。
座中也有来自江南的客人,
请不要在春风中唱鹧鸪。

注释:

  • 九衢:指的是繁华的街道,这里借指繁华的城市。
  • 清歌:清脆动人的歌曲。
  • 倒金壶:形容歌声如同美酒倾倒,流畅而动人。
  • 江南客:指来自江南地区的客人,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 鹧鸪:一种鸟,春天常鸣,象征离别和思念。

典故解析:

“鹧鸪”常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感。在古诗中,鹧鸪的鸣声常被用作悲伤和思念的象征,春风则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温暖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郑谷在宴席上,借助清歌传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江南客人的关怀。在春天的氛围中,诗人希望大家能够享受眼前的欢乐,而不是感伤于离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宴席上的欢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开头两句通过“花月楼台”和“清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倒金壶”这一意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歌声的美妙,也暗示了美酒与欢聚的愉悦。而后两句则引入了江南的客人,体现了诗人对他人感受的关注,提示在欢乐的氛围中不应忘记离别的苦楚,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转换,使得整首诗在欢乐与忧伤之间找到了平衡,显示出郑谷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月楼台近九衢:描绘了春天美好的自然景色和热闹的城市生活,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2. 清歌一曲倒金壶:歌声如同美酒,形象生动,传达了欢乐的气氛。
  3. 座中亦有江南客:引入外地客人,表现出诗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 莫向春风唱鹧鸪:提醒大家珍惜当下,莫要因离别而感伤,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倒金壶”比喻歌声的美妙,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慨,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哲理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花月:象征美好和青春。
  • 楼台:代表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
  • 清歌:象征欢乐和美好的情感。
  • 春风:寓意温暖和生机。
  • 鹧鸪:象征离别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客”指的是哪里的客人?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部
    • D. 东部
  2. “清歌一曲倒金壶”中的“倒金壶”比喻了什么?

    • A. 美酒
    • B. 歌声
    • C. 友情
    • D. 离别
  3. 诗人希望大家在春风中做什么?

    • A. 唱鹧鸪
    • B. 唱清歌
    • C. 享受生活
    • D. 记住离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郑谷的《席上贻歌者》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虽然两首都涉及到友情和离别,但郑谷更注重于欢聚的氛围,而王维则着重于送别时的感慨和思念,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苻坚之苻从竹者载赓呈似 次韵酬清修老 次韵范侍郎寄赵校正 观刈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见一庵 感春 斋宿学宫 次韵宋尚书山居·醉陶轩 次韵方教采芹亭 简刘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元凶首恶 杳无人迹 黹字旁的字 饼拓 糸字旁的字 一身做事一身当 薄触 包含蹶的词语有哪些 油漆 不瞅不睬 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救过不赡 旱魃拜夜叉 雄姿英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