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36
春景 其四 孤舟乱春华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有客孤舟里,风平日又嘉。
未须怜岁晚,从此乱春华。
自扣舷三版,相将水一涯。
前村随柳色,昨夜宿桃花。
鸥浴波翻锦,渔歌影入霞。
江头稠杏暗,子美四娘家。
有位客人坐在孤舟上,风平浪静,天气也好。
不必怜惜这时光已晚,从今往后春光将会变得纷乱。
我自已轻轻敲击船舷,叫上朋友同游水边。
前面的村庄随着柳树的绿意而变,昨夜我在桃花下安宿。
海鸥在波浪中嬉戏,渔歌的影子映入霞光。
江边杏树繁盛而显得暗淡,那是子美(李白)和四娘(李白的妻子)的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昂,号晴川,宋代诗人,擅长咏唱山水与田园,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风常充满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描写了诗人在春景中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在诗中,诗人通过孤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孤独与宁静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中“有客孤舟里”开篇即引人入胜,孤舟的形象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在“风平日又嘉”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画面,平静的水面与温暖的阳光让人心情愉悦。
接着,诗人用“未须怜岁晚”转折,表达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不必惋惜季节的流逝,春天的美好已经足够令人陶醉。随着“自扣舷三版”,诗人通过敲打船舷的动作,表现出对朋友的呼唤,渴望同游的心情,也进一步深化了孤舟的意象。
“前村随柳色,昨夜宿桃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春意盎然,柳树的翠绿、桃花的绚丽,都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最后几句对江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波浪中的海鸥与渔歌,意象生动而富有层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江边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流畅自如,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舟”象征什么?
A. 热闹
B. 孤独
C. 奢华
“风平日又嘉”中的“嘉”是什么意思?
A. 美好
B. 繁华
C. 悲伤
诗中提到的“子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美丽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