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33
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
归心随旅雁,万里在沧洲。
残照明天阙,孤砧隔御沟。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没有酒来配金色的菊花,登高时只感到秋天的思念。
回家的心情随同旅雁飞翔,万里之外在沧海的洲际。
夕阳的余晖照亮了天边的宫阙,孤独的砧板隔着皇宫的沟渠。
谁能想到帽子落下的情景,两鬓已经添了愁苦。
作者介绍:王贞白,字子比,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80年,卒于835年。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九月九日),传统上人们在这个节日里饮酒赏菊,表达对秋天的感慨。王贞白因缺乏酒而无法参与传统活动,表现了他对归乡和秋天的思念。
《九日长安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无酒泛金菊”直接点出节日的主题,金菊在古代象征着长寿与喜庆,而诗人却因无酒而无法欢庆,这种反差立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诗句的展开,归心似箭的旅雁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万里之外的沧洲让人感受到距离的遥远与心灵的孤独。
接着,诗中描绘的残照与孤砧,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无奈与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美好秋天的赞美,又有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呈现出一种深沉而清幽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愁苦,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诗中“归心随旅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孤砧隔御沟”中的“孤砧”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贞白的《九日长安作》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怀和人生的思考,但王贞白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遭遇,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