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8:12
叶落长门静,苔生永巷幽。
相思对明月,独坐向空楼。
銮驾迷终转,蛾眉老自愁。
昭阳歌舞伴,此夕未知秋。
长门的静寂中,树叶纷纷落下,苔藓在幽静的巷子里生长。
我对着明亮的月光,心中满是相思,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楼中。
皇帝的车驾迷失了方向,蛾眉似的美人儿也已愁苦苍老。
昭阳宫的歌舞伴随着,这一夜却不知秋意如何。
作者介绍:王贞白(约公元708年-公元765年),字景仁,唐代诗人,主要以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他的诗歌常融入深厚的感情与典雅的意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诗人处于长门之中,感受到浓厚的孤独与思念,可能与宫廷生活的压抑与无奈有关。诗中对月亮的描写,体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长门怨二首 其二》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王贞白对孤独与相思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叶落长门静,苔生永巷幽”,以静谧的景象引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树叶的飘落与苔藓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接下来的“相思对明月,独坐向空楼”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明月常常被视为思乡的象征,独坐空楼则强调了孤寂的氛围,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銮驾迷终转,蛾眉老自愁”,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权力与美丽的无常。即使是皇帝的车驾也会迷失方向,而美丽的蛾眉却因岁月而愁苦,这种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昭阳歌舞伴,此夕未知秋”将情感推向尾声,歌舞的喧闹与秋天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思念与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门”象征什么?
“相思对明月”中明月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蛾眉老自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