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白鹿洞二首·其二

《白鹿洞二首·其二》

时间: 2025-04-23 00:52:22

诗句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

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52:22

原文展示:

白鹿洞二首·其二
作者: 王贞白

一上西园避暑亭,
芰荷香细午风轻。
眼前物物皆佳兴,
并作吟窝一味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来到西园的避暑亭,感受到夏日的凉爽与自然的美好。微风吹来,荷花的香气弥漫,眼前的一切都让人愉悦,仿佛都成了吟诗的好地方,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 西园:指的是风景优美的地方,通常是园林。
  • 避暑亭:专为避暑而建的亭子,通常在园林中。
  • 芰荷:即荷花,常用以象征清雅与美好。
  • 佳兴:美好的兴致、情趣。
  • 吟窝:吟诗的地方,表示诗人对环境的陶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贞白,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描绘出一种宁静、清新的夏日情境,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清新意境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描绘的西园避暑亭,是一个让人感到清凉和愉悦的地方。首句“一上西园避暑亭”便直接引入了场景,诗人通过简单的动作就传达了避暑的意图,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芰荷香细午风轻”,以嗅觉和触觉的结合,描绘了夏日的宁静与清新。荷花的香气在微风中轻轻飘散,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清香。整首诗通过这一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眼前物物皆佳兴”,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事物的欣赏与陶醉,所见之物皆令人愉悦,仿佛每一处都蕴含着诗意。最后一句“并作吟窝一味清”,更是将环境与诗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诗人心中涌动的创作欲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悠然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上西园避暑亭:诗人来到西园的避暑亭,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2. 芰荷香细午风轻:清新的荷花香伴随着微风,营造了宁静的夏日氛围。
  3. 眼前物物皆佳兴:眼前的一切事物都让人感到愉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4. 并作吟窝一味清:在这样清新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无尽的灵感,诗意盎然。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吟窝”比喻出诗人心中创造的空间,表现出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 拟人:通过“佳兴”的描写,使得自然景物似乎具有人性,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园:象征着幽静和自然的乐土。
  • 避暑亭:代表着避暑与休闲的场所。
  • 芰荷:象征着纯洁、美好与夏日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芰荷”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玫瑰
    • B. 荷花
    • C. 菊花
  2. 诗人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感觉?

    • A. 嘈杂
    • B. 宁静
    • C. 冷漠
  3. 诗中“佳兴”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情绪
    • B. 诗人心情的低落
    • C. 诗的创作过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贞白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浣溪沙(阻风铜陵,追和东坡游泗州南山韵)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 送浮屠善慧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平沙雁落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送顾渚茶与孔纯老 送道者史宝通作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字旁的字 戴天蹐地 今吾非故吾 绘声状物 装傻充愣 長字旁的字 订辑 曰字旁的字 醋坊 鬲字旁的字 竹人 包含亭的成语 香橙 活伶伶 包含撩的词语有哪些 大败亏轮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