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51
有所思
作者:王贞白 〔唐代〕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
荷花出水的时候,偶尔就会与水分离。
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心中常常挂念。
残春的景色不再进入梦中,想要传递的佳音又能寄给谁呢?
在寂寞的秋天厅堂下,只能空自吟诵小谢的诗句。
王贞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此诗作于王贞白流寓生涯之际,或因离别或因思念,深切地表露了他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互交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人生苦乐的深刻感悟。
这首《有所思》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荷花为引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一瞬间的离去。开篇的“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不仅描绘了荷花那优雅的姿态,也暗示了人生中的无常与短暂。接下来的“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与绵长。
“残春不入梦”一句,诗人感叹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心中所想之人再也无法相见,梦中也无法再见到那段美好的时光。此时,春天的残余仿佛在提醒他,曾经的美好已成追忆,而现在的孤独正如秋天的凋零,显得格外沉重。
最后的“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则是对孤独的反思与无奈,诗人在空荡荡的厅堂中吟诵小谢的诗,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缅怀。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共鸣。
整首诗主题围绕“思念”展开,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生活的无常。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选择题:诗中“芙蓉出水时”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填空题:诗人通过“寂寞秋堂下”表达了对__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小谢是一个男性诗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