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4:11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刘长卿
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
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
生涯投越徼,世业陷胡尘。
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
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
草色迷征路,莺声伤逐臣。
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
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
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天南的愁苦望不到尽头,亭子上的柳条刚刚发芽。
落日余晖中,归鸟孤独飞回,孤舟上又有谁在?
生涯不得志,投身越境,世业却被胡尘所困。
钟陵的暮色渺渺,鄱水的春景悠然。
秦台上白首悲叹,楚泽里对青蘋草色怨恨。
草色迷离的征途,莺声悲伤了流亡的臣子。
独自清醒却被人嘲笑,直道却无处容身。
得罪了风霜的艰辛,整个人生都在天地间受苦。
青山上流下几行泪,沧海中一条鱼也穷困潦倒。
心中牢骚尽数抛却,唯独怜惜那鸥鸟的亲昵。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君立,号临川,唐代著名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和抒情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刘长卿因政治原因被贬,心中怀有诸多不平与感慨,故而作此诗,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及身处逆境的苦楚。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对人生沉思的诗作。诗人在被贬谪后,站在干越亭上,面临着无尽的愁苦与孤独。前两句“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新柳的生机与诗人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愁苦似乎无处不在。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归鸟和孤舟,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又该何去何从。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与世事相连,感到深深的失落与无奈,尤其是“生涯投越徼,世业陷胡尘”,展现了对命运的无力感。
“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仿佛是在诉说着故乡的美好与自身的无奈。同时,诗中多次提及历史典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使得整首诗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终以对生活无奈的认知作为结尾,带给读者一种深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贬谪和人生困境时的愁苦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反思,展现了在逆境中生存的勇气和对生命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长卿的“负谪后登干越亭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什么?
“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中“杳杳”一词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长卿的《负谪后登干越亭作》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愁苦,而王维则是在描绘自然与心境的和谐中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两者的风格虽各异,但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