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石

《山石》

时间: 2025-05-10 09:13:08

山石

诗句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鞿 一作: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9 10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3:08

原文展示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鞿一作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白话文翻译

山石高耸,行走在其间小径微薄,黄昏时分到达寺庙,蝙蝠在空中飞翔。
走进堂中,坐在台阶上,刚下过雨,芭蕉的叶子大,栀子的果实丰腴。
僧人说古老的壁画佛像很好,以火光照亮所见的少之又少。
铺床整理席子,准备好羹饭,虽然简单也足以让我填饱肚子。
夜深静卧时百虫都已绝迹,清亮的月光从山岭升起,照入门扉。
天明独自离去没有道路,出入高低迷雾烟霭。
山红涧碧色彩纷呈,时不时见到松树和枣树都如十围那么壮观。
赤足走在涧石上,水声潺潺,风轻轻吹动衣衫。
人生如此自可乐,何必受束缚为他人所拘?
哎呀,我的同伴们,如何能到老而不再归来?

注释

  • 荦确:形容山石高而坚硬。
  • 行径微:行走的小道很窄。
  • 蝙蝠:夜行性动物,常在黄昏时飞出。
  • 僧言:僧人说。
  • 古壁佛画:古老墙壁上的佛教绘画。
  • 疏粝:粗糙的米饭。
  • 百虫绝:夜深时虫声全无。
  • 烟霏:烟雾弥漫。
  • 松枥:松树和枣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哲学家,号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文学应有思想内容。韩愈的诗词风格独树一帜,常以雄浑激昂、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山石》创作于唐代,正值韩愈心境逐渐孤独的时期。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山寺的静谧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束缚的反思。诗中反映了他对追求自由与自我价值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石》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山石的厚重、寺庙的宁静及自然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以“山石荦确行径微”开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高耸的山石与狭窄的小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黄昏时分蝙蝠的飞翔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诗人在新雨后的寺庙中,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体现出自然的丰饶与内心的满足。

在后面的描写中,韩愈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如“芭蕉叶大栀子肥”,渗透出一种生活的简单但却充实的乐趣。他对僧人的话语充满了思考,反映出他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夜晚的宁静与清月的照耀,使得诗人内心的思绪得以沉淀,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

最后,诗人以“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结束,表达了对人生自由的渴望,反对被世俗羁绊的态度,展现出韩愈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石荦确行径微:描写山石的高大与小路的狭窄,营造出一种厚重的自然景观。
  2. 黄昏到寺蝙蝠飞:描绘黄昏时分的寺庙,增添神秘气氛。
  3. 升堂坐阶新雨足:新雨后的清新感觉,表达诗人的愉悦。
  4. 芭蕉叶大栀子肥:细腻描写自然丰盈,体现对生活的满足。
  5. 僧言古壁佛画好:引出对佛教文化的思考,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6. 铺床拂席置羹饭:生活的简朴,但依然充满温暖。
  7. 夜深静卧百虫绝:夜晚的宁静,清幽自然的氛围。
  8. 清月出岭光入扉: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9. 天明独去无道路:表达孤独感与人生的未知。
  10. 山红涧碧纷烂漫:自然的美丽,色彩斑斓。
  11. 时见松枥皆十围:描写树木的壮观,体现自然的力量。
  12. 当流赤足踏涧石:体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生命的气息。
  13. 水声激激风吹衣:生动的声音描写,增强现场感。
  14. 人生如此自可乐:对人生态度的总结,强调内心的乐趣。
  15. 岂必局束为人鞿:反对受世俗束缚,追求自由。
  16. 鞿一作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感慨人生的归属与追求,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红涧碧”,用色彩比喻自然的美丽。
  • 对仗:如“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对仗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水声激激”,赋予自然声音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豁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石:象征坚韧与厚重,反映自然的伟大。
  • 蝙蝠:象征夜晚的神秘,增添诗的神秘感。
  • 清月:象征宁静与纯洁,反映内心的平和。
  • 羹饭:象征生活的简朴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石》是谁作的? A. 杜甫
    B. 韩愈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描写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A. 花
    B. 山石、涧水、蝙蝠
    C. 沙漠
    D. 冰雪

  3.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中“鞿”字的意思是? A. 约束
    B. 自由
    C. 归宿
    D. 追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 《滕王阁序》王勃: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

诗词对比

  • 《山石》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山石》更加注重对生活的哲理,而《静夜思》则更为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集。

译文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 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郑微之 和赵宫保别杭州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和御制上元观灯 和孙少述侯职方同燕席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 和孔平仲 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 和酬孙少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包含狞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鹭朋鸥侣 不分皂白 灵墟 情曲 一天一地 包含倚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说述 又字旁的字 潜形匿影 牛山之悲 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流漂卤 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