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25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石头城下系孤篷,
满眼兴亡六代宫。
吴晋山川非旧国,
宋齐陵墓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
花月高歌永夜中。
欲问渔翁浑不识,
年年江上蓼花红。
在石头城下停着一只孤独的小船,眼前满是六朝兴亡的宫殿遗迹。吴国和晋国的山川已经不是昔日的故国,宋、齐的陵墓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萧瑟。祭品无法进入诸天的神界,只有在这永夜中高歌花月。想要询问渔翁,他却浑然不知,年复一年,江边的蓼花依旧红艳。
作者介绍: 蓝仁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诗风以清新和感伤为主,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古遗迹感慨历史的沧桑,反映了人们对兴亡更替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城的孤舟与六朝的宫殿遗迹,展现出历史的沧桑感与时光的流逝。首联“石头城下系孤篷”,画面平静,孤舟在历史的河流中显得格外孤独,暗示着人类在历史长河面前的渺小。接着,诗人通过“满眼兴亡六代宫”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六朝的盛衰更替在眼前一览无遗,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兴亡无常的感慨。
“三、四句”中,诗人用“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墓但秋风”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荒凉,吴晋的山川已不再是故国,宋齐的陵墓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萧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后四句则转向内心的思考与感慨,“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尽管祭品无法进入神灵的世界,但在夜晚的花月中仍然可以高歌,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
最后,通过“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又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平凡中,渔翁的无知与江边蓼花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历史的无奈感慨,也有对生活的冷静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珍惜,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题目《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石头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年年江上蓼花红”中的“蓼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